SKP已经将碳中和的新模型运用到了即将开业的成都和武汉门店
作者 | 陈汇妍 编辑 | Drizzie
在气候危机和社会意识觉醒面前,时尚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被带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来。
据时尚商业快讯,国内奢侈品连锁百货公司SKP日前获得中国首家碳排放管理软件和咨询服务提供商碳阻迹认证,包括北京SKP、西安SKP以及SKP-S(北京)均已基本实现全面碳中和,成为中国首家碳中和零售商场。
碳中和,是指通过完全停止排放或用某种形式的碳移除抵消排放来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简单来说,就是“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
2021年,也被称为“碳中和元年”。在中国政府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重点任务后,碳中和概念在资本市场迎来了高增长期。据亿欧智库统计,相关概念股仅半年的投资规模就达到历史新高至405.29亿元。
10月,中国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SKP成为国内首家碳中和零售商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SKP敏锐地意识到了其在传统零售行业引领碳减排、达成碳中和的重要使命,开始了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今年8月,SKP选择与成立于2011年的碳阻迹合作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及项目协议。
碳阻迹对SKP四个场所的碳排放情况进行了年度碳排放核算和若干减排场景的核算,依据其CREOS碳中和路径,结合有碳管理SaaS平台,为其总部园区提出碳中和路径规划解决方案。
其中,CREOS碳中和路径指的是计算碳排放(Calculation)、寻找减排技术方案(Reducing)、带动利益相关方参与(Engaging)、通过优质碳项目抵消不可避免的排放(Offsetting)以及尽早以行动传播碳中和(Spreding)。
在碳阻迹看来,没有量化就没有管理,没有管理就没有碳中和。因此,实现碳排放的量化是碳中和的第一步。此外,其还从业务场景出发,为SKP制定了一系列减排计划和规划,并将低碳融入其公司文化中。
据悉,在碳阻迹的帮助下,SKP正通过分析、衡量、优化和改造运营中的每个能耗环节,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零售行业碳中和新模式,并制定了全新标准奢侈品零售标准,包括建筑、材料选择、维护等方面。
毫无疑问,SKP此举将对于全球时尚零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020年,SKP首次超过英国哈罗德百货,以全年177亿元销售额的业绩在全球百货公司中排名第一。而在与欧洲老牌时尚零售商的竞争中,基本完成碳中和的SKP在可持续发展上将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据悉,SKP已经将碳中和的新模型运用到了即将开业的成都和武汉门店。而随着其零售版图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张,类似落地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无疑将影响越来越多的地区市场。
SKP 2020年以全年177亿元销售额的业绩在全球百货公司中排名第一,并正在向除北京之外的更多地区市场扩张
虽然时尚零售产业此前并没有如同上游供应链一样,受到来自环保人士的诟病。然而根据碳阻迹在今年3月发布的报告,传统零售业的碳排放量同样不容乐观。
在《中国线上线下购物温室气体排放对比研究报告》中,线下购物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中,近50%来自于包括办公及店铺运营在内的建筑能耗排放,而消费者的交通排放占比35.87%排名第二,货物运输至门店过程中的排放和包装分别约占13.03%和1.05%。
对此,碳阻迹向传统零售商提出了三点低碳建议。第一,通过提供全渠道零售模式,融合线上线下平台,将店铺自行送货的方式纳入消费者可提供的选项内,为消费者出行减少碳排放。第二,由于其主要排放来源为建筑能耗排放,实体零售商应努力降低单位面积能耗,考虑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第三,在选址时尽可能选择离消费群体更近的地区以及公共交通便利的地区,以减少消费者交通的排放。
然而相较于传统零售商,中国作为电商大国所面临的挑战则更为严峻。根据碳阻迹的报告称,电商企业碳排放量从2016年的3300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680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1%,是全国碳排放量增长率的18倍之多。
据预测,2025年电商企业碳排放量将达到1.16亿吨以上,占中国2025年总排放量的1.1%,排放增量将占到中国十四五期间增量的25%。这意味着如果行业没有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到2025年中国电商产生的碳排放将需要200亿棵树来中和。
阿里巴巴和京东这两大电商巨头已经察觉到了减少碳足迹、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感。此前,阿里巴巴此前宣布以低碳发展为重要内核的ESG战略,将成为阿里巴巴围绕社会责任的两大战略之一。包括实现企业自身碳中和、利用数字科技推动行业脱碳减排,以及带动公众绿色低碳行为和消费在内的行动已经纳入企业行动范围。
京东的绿色低碳运营成效已纳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的《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指导报告。集团正通过降低运输流程碳排放、构建可持续的厂房设备、打造绿色包装以及进一步削减办公楼用电产生的碳排放,构建更低碳绿色的供应链。
放眼全球,时尚行业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麦肯锡的数据表明,2018年全球时尚产业共产生了约21亿吨温室气体排放,相当于全球总排放量的4%此前预计。据其预计,倘若在未来10年不采取进一步措施,到2030年,该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上升到每年27亿吨左右,年排放量增长率为2.7%。
而零售端仅占时尚产业总排放量的30%不到,更多的排放来自于原材料生产、制备和加工等上游活动,这要求品牌方联合供应商一同采取行动。
为应对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变化,时尚产业在于今年召开的第26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制定了新的目标,包括《时尚行业气候行动宪章》的更新以及由纺织品交易所提出的对材料采购的倡导。
时尚产业在于今年召开的第26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制定了新的目标
《时尚产业气候行动宪章》签订于2018年,目前已有包括开云集团、Chanel、Burberry、Nike在内的130家公司和41家组织参与承诺采取气候活动。该宪章旨在将全球变暖控制在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下,推动时尚产业在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在这次COP26大会上,《时尚产业气候行动宪章》公布了全新承诺,将此前与不早于2019年相比减少碳排放量的比例从30%上升至50%,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具体发布了包括量化、跟踪、公开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能源效率、在2030年前实现10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2030年前实现逐步淘汰煤炭等进一步承诺等、呼吁行业制定激励政策以鼓励供应商参与减少碳排放的行动以及提出与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开展对话以获得资金支持等13条细则。
此外,非营利组织纺织品交易所也在本次大会上提交了贸易提议。为解决全球纤维产量的问题,纺织品交易所提出要激励品牌使用环保首选材料。
而在此次会议之前,几乎所有奢侈品牌都已全副武装向可持续发展迈进,发布了量化的环境目标。
2019年8月,开云集团牵头签署《时尚公约》被认为是可持续时尚发展的里程碑。全球32家时尚和纺织业巨头共超过200个品牌,在法国总统官邸爱丽舍宫共同签署了一份名为Fashion Pact的《时尚公约》,并成立可持续时尚联盟,围绕减缓气候变化、恢复物种多样性和海洋保护三大主题做出承诺。
就连此前因皮草问题受到诟病,并且对可持续议题保持距离的爱马仕也签署了这份契约。同时从开云集团剥离出来后被LVMH收购少数股份的英国可持续时尚代表品牌Stella McCartney也加入联盟。
几乎所有奢侈品牌都已全副武装向可持续发展迈进,发布了量化的环境目标
2020年3月,Chanel正式发布可持续发展计划《Mission 1.5°》,首次明确了集团未来10年的低碳经济目标。包括降低碳排放、使用可再生电力模式、通过资助环保项目平衡抵消剩余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以及资助环境适应项目等。
今年5月,LVMH集团推出了集团首份全面的社会和环境综合报告。这份长达140页的报告事无巨细地囊括了集团在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的各方面举措。其中环境责任包括结合可循环性、创造力和持久性,保障生物多样性,为阻止气候变化贡献力量,以及让环境保护成为集团的标志。
这份报告还首次公开了LIFE 360环境计划,明确要在新的关键领域取得进展,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产品循环和减排三个方面。创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品,为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做出积极贡献,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
今年7月,Diesel、Maison Margiela等品牌的母公司OTB集团发布了最新可持续战略,并计划在2030年实现碳中和。战略通过关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暖、可持续产品设计等多个方面,明确了集团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Burberry此前也承诺将在2040年实现碳中和,将以“保护、恢复、再生自然”的方针贯彻集团在面对气候变化时的行动。在此次COP26大会上,Burberry还公布了最新的生物多样性战略。
显然,时尚行业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可持续发展被公认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人试图与宏观趋势抗衡。目前来看,在品牌方的领导下,全渠道产业链已然作出承诺,转变也正在发生,而下游零售端则已摸索出了适用于零售行业的碳中和模型,并试图加以推广。
但也有观点称,行业一边做出减碳承诺和ESG信息披露,另一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大营销,最终是自我抵消的徒劳。
在众多气候目标时间节点不断逼近的当下,时尚零售商和品牌必须全力以赴地承担自己的环境责任,以免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