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商业Daily / 2025年5月14日
新秀丽收购的TUMI显现增长韧性。
新秀丽Samsonite今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净销售额为7.97亿美元,按固定汇率同比下降4.5%,经调整EBITDA为1.28亿美元,利润率降至16.0%,较去年同期的18.8%明显回落,经调整净利润为5200万美元,同比大幅下滑约40%。
尽管财务表现整体低于市场预期,但其背后的成因却不仅仅是周期性放缓那么简单,反映出全球消费结构变化、地缘政策风险加剧与品牌策略微调的多重叠加效应。
本季度销售和利润率承压,主要源于亚洲市场表现不佳,以及北美批发渠道的订单节奏错位。尽管如此,欧洲地区的稳健表现和公司在营销方面的支出控制,缓解了部分压力。
在当前全球旅游复苏步伐趋缓、消费者情绪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新秀丽的多品牌运营策略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业绩承压,但TUMI品牌在中国市场逆势表现强劲,为公司提供了罕见的增长亮点。面对终端需求分层明显、消费者从“出境热”向“品牌理性”的过渡,TUMI所代表的高端实用主义正在快速渗透进新中产与商务人群,这种高价优质产品的品牌韧性,正构筑新秀丽穿越周期的护城河。
2023年TUMI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3%至8.79亿美元,超过2019年水平,增幅高于母公司新秀丽的28%。2024年收入下滑0.8%,因客流减少与消费疲软,但第四季度则回暖增长4.4%,跑赢行业。
TUMI也在中国逆势扩张,去年9月在北京SKP、上海静安嘉里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连开三店,用开店节奏回应市场冷暖。
新秀丽于2016年以18.24亿美元收购Tumi,为其史上最大一笔交易。
管理层在业绩电话会议中指出,第二季度迄今为止的销售增速与第一季度持平,毛利率预计维持稳定,调整后EBITDA利润率略有改善。
公司判断当前行李箱行业尚未出现明显的提前备货行为,行业节奏相对理性。这意味着尽管外部不确定性较高,但行业尚未进入“恐慌性囤货”或“泡沫化去库存”阶段,为品牌在定价和排产上提供了一定缓冲。
在全球供应链环境持续动荡的背景下,新秀丽也在加速推进原产地多元化策略。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在美国销售产品中仍有14%产自中国,但预计至年末该比例将降至1%-5%。此举既是对潜在加征关税风险的前置响应。
根据预测,2025年全球旅客数量预计同比增长5%,这为行李箱产品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撑。虽然此增长节奏并不惊艳,但在目前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的前提下,稳健增长本身就是一个积极信号。
第一季度,公司通过分红与回购合计向股东返还了3.5亿美元,目前净杠杆率为1.8倍,显示出其资本结构良性、具备持续股东回报能力。
此外,美国双重上市计划仍在推进中。
在盈利预测方面,考虑到当前美国消费疲软与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下调公司2025年收入与净利润预测至35.4亿美元和3.27亿美元,分别下降3%与12%,2026年预测也有所调整,收入下调至37.5亿美元,净利润下调至3.48亿美元,分别下降4%与18%。
截至发稿,新秀丽股价大跌8.3%至14港元,目前市值约为195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