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头条网LADYMAX|时尚影响力媒体-专注报道时尚商业

关注时尚杂志账号,不如关注主编

来源:时尚头条网责任编辑:Crystal时间:2025年07月23日 15:10

关注时尚杂志账号,不如关注主编

时尚商业Daily 7月/23日   评论  作者:舒奇

 

Vogue影响力持续下滑已经不是新闻。

 

最新的信号来自康泰纳仕集团旗下的Vogue杂志正悄然关闭其于2023年推出的会员计划 Vogue Club。这个原本被寄予厚望的项目,试图构建一个付费社区,提供独家内容与编辑互动的机会, 会员费用为每年250至300美元不等。然而,仅仅一年多后,这一模式就宣告终止。

 

官方说法是将“成功经验”整合进Vogue应用程序与购物服务中,但无论如何刻意包装,这一次的收缩动作再次暴露了一个残酷现实,人们不再愿意为Vogue买单,也不再愿意把它当作通往时尚唯一入口。

 

这并非偶然,而是一个时尚杂志长期趋势的缩影。

 

Vogue曾是时尚秩序的缔造者,是品牌、设计师、明星、读者之间的中枢系统。它不仅报道时尚,它也定义时尚。但今天的环境已经彻底改变了它的功能和地位,从话语权的瓦解到文化权力的转移,Vogue影响力持续衰退。

 

不是因为它不再努力,而是因为我们不再需要唯一的声音。

 

在美国,它失去的是文化判断力的垄断地位。上个月底,Anna Wintour正式离任Vogue主编,可以说她的意志将不再决定潮流。今天的时尚潮流可能源于TikTok上一个爆款短视频,Instagram上一组随拍穿搭,而Vogue用的是数十年来未曾改变的内容机制与出版逻辑,试图用月度刊物来应对以秒为单位运作的注意力战争。

 

Vogue失去的,从来不是用户,而是被仰望的理由。它努力变得更接地气,却因此丧失了曾经那种高冷、挑剔、令人仰望的神圣感,那种由上而下的审美指令,正在被社交媒体中取代。

 

在中国的变化更为剧烈。

 

Vogue服饰与美容曾一度是国际高端时尚在中国的代言人,是审美秩序的统治者,但如今,它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一方面,品牌合作预算被切割,越来越多转向投放在小红书、抖音上的内容创作者身上。时尚不再需要依靠一本节奏缓慢的杂志来构建想象力,它需要转化率、需要立竿见影的传播效果。

 

另一方面,Vogue不再是一个可信系统的象征。如今读者不再信任品牌,他们更信任具体的人,一个穿搭博主,一个造型师,一个敢于表达的年轻面孔。

 

当主编成了博主,杂志便失去了方向。

 

加关注杂志账号,不如关注主编本人。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其实揭示了社交媒体时代的权力迁移。在今天的内容生态中,用户不再只是看内容本身,而是更在乎谁在说话。权威的锚点正在从机构转向个体,从品牌转向人格。

 

这种转变在Vogue英版前主编Edward Enninful身上已有明显体现,他的公众影响力,常常高于他所策划的封面选题。而到了Vogue 中国,这一趋势更被放大,从张宇到章凝,Vogue中国的主编已经不再只是幕后操盘手,在这种反转中,杂志的话语权自然也就被边缘化,换句话说,人们想看的是章凝本人,而不是Vogue。

 

即便是刘冲这样活跃的主编,他的个人账号的影响力也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Vogue本身,这正是新时代权力结构的缩影,信任正在由机构转向个体,由系统转向人格。

 

更深处的原因在于,Vogue代表的是一个标准答案的时代。它告诉你谁重要,什么值得被关注,但今天的文化语境抗拒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在强调差异、独立、自我定义,当时尚的本质从模仿变成自我表达,当权威不再被崇拜而是被质疑,Vogue的那套话语系统就难以为继了。

 

Vogue努力变得包容,试图用多元和代表性来回应时代精神,但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失去了原本冷峻且精准的美学判断力,它想做所有人的Vogue,最后却变成了谁都不会真正依赖的背景声。

 

Vogue Club的关闭不过是最新一章,这不是产品失败,而是信任机制崩解的外显,在一个人人都能上台的时代,Vogue竟然还在设计入场券。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