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头条网LADYMAX|时尚影响力媒体-专注报道时尚商业

Max Mara中国定价是欧洲两倍引发争议

来源:时尚头条网责任编辑:Crystal时间:2025年09月04日 10:49

Max Mara中国定价是欧洲两倍引发争议

时尚商业Daily / 2025年9月4日

 

中国市场的潜力,要警惕被价差逻辑消耗殆尽。

 

在奢侈品全球化的今天,中欧价差正在不断收窄,LV、Chanel等巨头纷纷趋向统一零售价,然而,意大利奢侈品牌 Max Mara 却反其道而行,在中国区维持欧洲两倍以上的定价,这一逆价策略不断引发消费者热议,也揭示了奢侈品在华市场的复杂博弈。

 

通常而言,中国奢侈品定价会高于欧洲本土,但幅度集中在 1.2 到 1.4 倍之间,Chanel 已接近全球同价,LV 的差距也在缩小。相比之下,Max Mara 的中国定价却高达欧洲的两倍以上,这一差异在社交媒体引起持续争议,税费、关税和运营成本的叠加或许能解释一部分,但显然不足以撑起“翻倍”。

 

有分析人士指出,Max Mara 的定价背后并非简单的溢价,而是一种锚点策略,经典款大衣101801在中国的认知度超过90%,几乎与“羊绒大衣”画上等号,品牌由此获得了超常的定价权,可以说,Max Mara 恰恰抓住了一个冬季消费的品类心智。

 

争议的核心在于,巨大的价差催生了庞大的代购产业,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而言,代购提供了更可接受的价格。Max Mara 并未像 Chanel 那样严厉打击代购,反而采取了一种默许态度。实际上,这形成了一个双轨体系,官方专柜维持高锚点,塑造高度与形象,非官方渠道消化价格敏感的需求,保持销量。于是,Max Mara 同时获得了品牌象征价值和市场规模,但这种做法也让部分消费者质疑其是在纵容灰色套利。

 

这种模式并非没有风险。

 

跨境代购若遭监管严控,Max Mara 的影子渠道将失效,高锚点可能失去缓冲。与此同时,二手市场、社交媒体的信息透明让消费者更难接受溢价,如果有竞争者在羊绒大衣品类以统一价和更强的叙事进入,Max Mara 的垄断心智也可能被撬动。

 

另外,这种策略对消费者的伤害是实实在在的,首先,是被动付出的不公平感。在信息透明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清楚地知道,同样一件大衣,在中国的售价是欧洲的两倍,这种赤裸裸的差距,让消费者感到被区别对待,甚至被“收割”。奢侈品溢价本就建立在象征价值之上,但当溢价变成“翻倍”,它就从心理认同变成了心理剥夺。

 

现在中国消费者心态的转变已经开始,过去十年,中国消费者为象征价值买单的意愿极强,但今天的年轻人更关注性价比、透明度和品牌诚意,价格差的不合理性,会在社交媒体的放大下,迅速转化为舆论风险。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消费欲望下降,使奢侈品牌支出受到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奢侈品消费热情虽整体稳健,但面临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阻力,高价策略可能加剧购买犹豫。

 

Max Mara 的挑战在于,高端定位下的价格压力、激烈的竞争环境、年轻市场触达不足、供应链和库存管理压力以及宏观经济影响。品牌需要在维持经典奢华形象的同时,更灵活地应对数字化、年轻化和全球市场变化,否则可能逐渐失去与同行的竞争优势。

 

值得警惕的是,在中国市场,本土高端品牌正在直接蚕食 Max Mara 的目标客群,ICICLE之禾凭借天然面料和环保理念,牢牢抓住了都市消费人群的关注,Shang Xia上下则通过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附加值,这些品牌不仅在设计上具有差异化优势,也在价格与文化认同上形成了对 Max Mara 的强烈竞争压力,使得后者在保持经典奢华定位的同时,必须面对更为复杂的市场格局。

 

Max Mara 必须回答一个核心问题,是继续依赖高锚点加灰色渠道的双轨逻辑,还是迈向更透明、更全球化的定价秩序。

 

定价权和收割术之间,往往只差消费者的一次转身。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