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独大的后果是很危险的。虽然普拉达和爱马仕的财报依然硬挺,但此前多家奢侈品上市公司发布的财报却均显示,中国人对于不少此前大热的名牌已经“厌倦”,其在华销售增速已明显下滑。不少奢侈品遭遇了业绩“寒冬”。
首先上榜的便是英国老牌巴宝莉(Burberry),去年前三季度,巴宝莉名下开业超过一年的店面,销售额一度出现连续10周的“零增长”。而在此前的一季度,巴宝莉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市场销售额增速跌至18%,而2011年同期则为67%,下跌超过五成。
巴宝莉在华销售遇挫为奢侈品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随着越来越多年报的发布,在去年遭遇行业“寒冬”经历的奢侈品公司远不止巴宝莉一家。旗下拥有 LV、Fendi、Celine、Marc Jacobs、Loewe、Givenchy等顶级名牌的路威酩轩集团(LVMH),和今年刚刚改名为Kering的意大利最大时尚集团巴黎春天(原PPR)作为世界顶级两大奢侈品集团,近期同时出现中国市场增速放缓。
LVMH 2012年全年财报,总收入达到281亿欧元,同比增加19%。净利润为34.24亿欧元,虽然同比增长12%,但去年同期增长数字是34%。不难看出,其增长的速度和力度已经大打折扣。
而拥有Gucci、Bottega Veneta、Yves SaintLaurent等一线品牌的世界第三大侈奢品集团Kering 2012年财报显示,2012年集团销售额达97.36亿欧元,同期相比增长20.8%。净利润达10.48亿欧元,同期增长6.3%。名牌Gucci为总收入贡献36.39亿欧元,占销售额比重的的59%。从单季来看,2012年Gucci一二三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增幅分别为12%、10%和7%,已有下降之势,虽然2012年四季度有所回暖,但是中国农历新年的2月份又开始下降,2013年前景依然谨慎。
作为LVMH和Kering的头号品牌,LV和Gucci对亚洲市场的依赖都很高,接近50%。而亚洲市场中,两家公司30%的收入则源自中国市场。因此,中国市场需求直接决定了两大集团销售优劣。
就年报来看,两大集团在中国的品牌力已渐渐“失宠”。 LVMH的营业收入中,亚洲(除日本地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31%,较去年下降1%。而Kering集团亚洲(除日本地区)占集团销售额为25%,相比去年只增长1个百分点。
不单是奢侈品的箱包、服装,连珠宝、手表行业也出现了需求减弱的迹象。拥有卡地亚(Cartier)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集团历峰集团(Richemont)日前公布的财报显示,2012年10~12月该集团销售额增长5%,除美国以外其他地区全面放缓,在中国更是没有增长。
可以说,从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速明显下调,知名管理咨询机构贝恩大中华区奢侈品业务主席布鲁诺·兰纳表示,尽管2012年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总额高达1150亿元人民币,但增速仅为7%,相较于2011年30%的增速,这个数字明显低了很多,也是2006年以来的最差表现。
【关店潮】
奢侈品集体淡出外滩X号
一股 “寒流”正在欧美奢侈品市场上空蔓延。不少奢侈品专卖店已经出现了批量关门的现象。在上海,中山东一路曾是国际奢侈品的聚集地,从外滩3号、6号,到9号、18号,各大品牌曾经以再次有一块自己的“名牌”为荣,如今却大多负担不起高额的租金。奢侈品牌正在离开 “外滩×号”,望江阁、黄埔会、JeanGeorges……取而代之的则是各式高端餐饮会所。
外滩3号目前仅剩下近期成为国内年轻人新宠的德国奢侈品牌MCM一家,此前在3号入驻有近10年的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旗舰店于已经悄然停业。无独有偶,一街之隔的外滩6号内的杜嘉班纳(Dolce&Gabbana)旗舰店也已停业。早在2009年,HUGO BOSS就因销量每况愈下而最终选择撤柜。而在外滩18号,之前入驻的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宝诗龙(Boucheron)等顶级品牌均已撤出,目前只有卡地亚(Cartier)、杰尼亚(Ermenegildo Zegna)、高珀富斯(GreubelForsey)等仍在经营。
“外滩X号”易主只是奢侈品在华经营现状的一个缩影,而随着过去一年各大奢侈品牌在华业绩放缓,昔日遍地开花的零售店和高端专卖店只能成为拖累,疯狂式扩张在华销售策略在2013年恐怕走到尽头。
LVMH打响了停止圈地的第一炮。
在2012年财报发布的时候,LVMH 首席执行官Bernard Arnualt表示,2013年的策略将是全面抑制扩张,聚焦高端产品,保持高端形象,避免太司空见惯。其最关键的动作是,在最重要的新兴市场中国,尤其是一线城市停止开店,令业界震动。要知道,过去几年里,LV在中国大肆圈地,甚至把旗舰店开到了内蒙古。如今在2013年伊始发布如此策略,绝对与是其在华行销策略180度的转变。
Kering在中国的战略调整也与前者保持一致。在LVMH之后, Kering主席、首席执行FrancoisPinault在2012年财报发布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宣布,旗下最重要的品牌Gucci也同样将2013年在中国停止开店,取而代之的是翻新和扩充现有的中国商店。而过去几年来,Gucci每年在全世界开店10~15家,今年则将缩减为3~4家。
LV和Gucci这对以往你追我赶,甚至不愿意在同一商场开店的老冤家,在对华策略上却始终保持着某种默契。随后,巴宝莉、历峰集团也都纷纷在公开场合做出表态,同样有放缓在中国扩张的意愿。可以说,这是奢侈品入驻中国内地以来首次集体放缓“跑马圈地”。
从目前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尤其是一线城市来看,的确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美林集团调查数据显示,目前LV在华有42家门店,Gucci有59家,Burberry有66家。贝恩全球合伙人韩微文认为,奢侈品牌将门店开到三十个城市的时候,边际效应已经很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