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berry转变为务实的商品驱动
作者 | Drizzie
行业低迷,或许是转型品牌筑底的最佳时机。
据时尚商业快讯,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今日发布截至6月28日的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该公司销售收入下跌6%至4.33亿英镑,按固定汇率则下跌2%。
期内,该公司同店销售同比下降1%,但已较去年同期的下跌21%已大幅改善,也优于市场预期的3%跌幅。
按地区分,中国市场目前仍然复苏乏力,期内收入下跌5%,其中中国市场下跌4%,亚太市场下滑4%,日本市场表现疲软,但被韩国增长部分抵消。
不过,欧洲、中东及印度所在EMEIA市场同店销售增长1%,本地消费表现强劲。美洲市场增长4%,得益于新客户的带动。
CEO Joshua Schulman在财报中表示,一季度的同店销售改善,管理层看到品牌渴望度正在回升,核心品类风衣和围巾的表现尤为亮眼,秋季新品也受到高端消费者的积极反馈,让品牌对接下来的转型充满信心。
市场将此份财报视为品牌转型初见成效的证明。
曾在美国轻奢品牌和高端百货任高管的Joshua Schulman于去年7月上任,11月拿出了一份Burberry Forward全新策略,全面启动品牌重塑计划。
该计划的重点是在品牌定位上回归经典永恒的英国奢侈品,在品类上聚焦Burberry最具辨识度的品类风衣与围巾,以强化品牌核心资产,在渠道上提升正价店效和优化批发及奥莱渠道,在组织架构上提升执行效率并注重数据辅助决策。
Burberry也从过去几年失败的创意驱动,转变为务实的商品驱动。除了强化核心品类,Burberry也对手袋品类进行降价。
管理层承认手袋为非传统优势品类,此前Burberry在手袋领域的市场权威性与产品售价水平不匹配,未来品牌将制定合理定价,将手袋品类的售价调整到1500英镑到2000英镑之间。
Burberry在财报中表示,转型战略Burberry Forward在本季度的落地主要包括推出一系列以“英伦夏日”为灵感的月度主题营销活动,如High Summer、Highgrove与Festival。
其次,品牌也推出了转型战略发布后的首个系列2025秋季系列,目前已全面到店,强调品牌识别度与焦点单品策略。
此外,Burberry 也对门店的视觉陈列进行了全面升级,其中 “Scarf Bar” 围巾墙项目表现尤为亮眼,计划在年内拓展至 200 家门店。线上渠道方面,Burberry 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增长,这一成果得益于产品组合的持续优化以及视觉叙事风格的统一。此外,内部组织结构的改革也显著提升了品牌的运营灵活性,公司目标在 2026 财年实现 8000 万英镑的成本节约。
不过,Burberry在中国市场的需求仍然疲软。有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Burberry市场营销的内容来看,品牌仍然在重建与英国经典文化之间的关系,因而中国市场的本地化运营暂时仍不是品牌的优先项。
相较于其他市场,中国消费者似乎更关注产品本身,而Burberry的品牌转型仍然在形象的重塑层面,尚未真正渗透到产品。虽然品牌将风衣和围巾作为核心品类重新推向前台,也再次强化了经典格纹元素,但仍缺乏一两个能登上Lyst季度榜单的爆款单品。
在人们还没有看到真正的爆款出现之前,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潜力可能都不会在正价门店被唤醒。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Burberry虽然从创意驱动转向务实的商品驱动,但其明智之举在于将明星创意总监Daniel Lee进行留任,令品牌随时具备打造爆款产品的能力。
在广受好评的2025秋冬系列之后,Daniel Lee两个月后发布的新系列将令他加入高级时装界最重要的一个转型季。届时,Dior的Jonathan Anderson将发布首个女装系列,Matthieu Blazy也会发布首个Chanel系列,吸引来自全球市场的目光。而Daniel Lee的表现决定了他是否仍然能够在时装界第一梯队站稳一席之地。
Joshua Schulman也强调,目前外部环境依然充满挑战,Burberry的转型仍处于早期阶段。
财报发布后,Burberry股价应声大涨7%至13英镑,自去年11月转型策略发布以来,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63%,市值约为47亿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