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MAX.cn资讯)麦肯锡咨询公司估计,中国奢侈品市场价值100亿美元,并将在2015年增至270亿美元。但是,中国还没有这样的家谱说服世界同行。而世界奢侈品品牌街在中国一线城市成为抹不掉的风景。
“小时代”刺痛中国品牌的文化营销梦
必须承认,这个平行的世界,每一分钟时间里,都可以因为一个品牌的“文化气场”带来商业奇迹。“但是,因为对任何品牌的极度喜爱,一定有其精神、文化上的原因。这也是世界奢侈品企业高工资雇佣历史学家的道理。”某奢侈品营销店经理在微博上发表观点。
事实验证了财经评论家的观点:“中国消费者已经开始毫不掩饰对奢侈品的喜爱了”。这就是一个伟大品牌的文化力量营造出的气场。也是商人创造商业奇迹后给世界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
分析欧洲34个、美国14个品牌奢侈家族的“基因图谱”发现,尽管两次世界大战消弭了社会大量财富,但工业社会的生产繁荣为奢侈品的制造和销售提供了足够的资本支持,几乎所有的奢侈汽车品牌都产生在这个年代。因此,营销专家认为,“奢侈”的理解是对品牌内涵而非奢侈品的价值,而中国品牌历史上缺少文化内涵基因,中国企业家没有像世界知名的奢侈品LV那样悠久的“根文化”。
品牌所蕴含的文化和经典传奇成就了它如此不可一世的崇高地位告诉我们:一个品牌的故事和文化底蕴以及给社会做出的先驱贡献是一个品牌延续成经典的必备元素。
有营销家提出,“约15至20家有潜力的中国瓷器、丝绸、白酒、美食奢侈产品品牌何时能上榜新一代奢侈品牌?”
8月15日,刚刚参加天津某酒店150周年庆典的品牌营销专家对记者表示:“无论是哪个行业、企业的历史节点到来时,都应该成为企业家的反思日。庆祝也好,纪念也罢,必须给公众、员工、行业带来震撼、振奋,才有道理,才有意义,才有文化,才有传承。不然,就是丢失和浪费。”
“在中国扎根的外国品牌在传播品牌文化方面有一点是高于中国企业的,那就是鲜明的文化主题。这个主题会贯穿品牌扎根、生长的全过程,并赋予品牌更深的思想和人性化。”前不久,某德国汽车企业“中国文化之旅”的主办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这样的一个“文化之旅”,得到了参与的媒体、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一致认同。因为活动在“提升了品牌人性化的同时,也找到了关注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灵魂”。
早在2007年就发表“商业力量的介入关乎传统文化的未来”观点的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文化博士朱刚一直坚持一个思想:“文化呼唤商业力量介入。面对传统文化的商机,有眼光、有水平的企业家才有可能在这片天地里大展拳脚。具备了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的企业,才是商业时代的中坚,它将引领社会的未来。”
品牌故事在中国一直流失
文化扎根,需要首先有人性化定位。这就要求企业家本身就更加清楚软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天津中国金融博物馆馆长王巍告诉记者,中国企业家已经自发在全国筹建了几个行业分支博物馆。“唤醒中国金融企业家们,珍视历史、珍视文化,并发扬光大,为未来的中国金融企业走向世界时不会在文化上被人家打败。”王巍说。
历史上,每个奢侈品牌都有过“文化救赎”活动。于是,能否“至善至美的爱一次”也同样成为企业家警醒品牌文化的座右铭。
当世界承受一战、二战的痛苦时,很多欧洲创业者、企业家在某种程度上把宗教信仰当成了企业文化,创立、保护了百年企业和文化历史,将品牌演绎成千古绝唱。香奈儿[微博]在中国举办的多次“品牌故事展览”影响了无数企业家、艺术家、消费者。而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企业史中一直流失。
事实上,文化推广历来是品牌扎根、扩展的首选方式。企业家,在精神上保持独立,在文化上爆出正能量,从而渡过一个一个难关,才是正道,才是社会的文化榜样。王石一直强调的“万科不靠腐败和行贿拿地”、宗庆后阐述的“企业家的财富最终是社会财富”,都是一种“文化上的救赎”。
特别是企业危机的出现,历来都不仅是考验企业、企业家心理承受能力和公关手段,而是对企业家灵魂深处“文化基因”的拷问。
世界的消费者认可的品牌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基因,都经历了“至善至美爱一次”的蜕变过程。爱马仕飞奔出了“经典的达达马蹄声”;古驰断定自己是“性感与干练并行”;LV开始全球讲述“一口箱子的时光之旅”;香奈儿坦言自己是“女士服装革命先驱”;而迪奥眼观“战后的花瓣纷飞”;圣罗朗演绎“徘徊在出神与入戏之间”;纪梵希[微博]承认“对古典主义的仰慕”;巴宝莉罩上“一百年经典风雨衣”。
每个品牌都如同一个绝美的精灵,参演了一部世界奢侈品电影。在黑白光影的切换中,尤物般的灵魂,凸显出了人类所有的理智和文化。
(关注微信公众号:LADYMAX123)
如需爆料投稿,请联系LADYMAX时尚网编辑部,邮箱地址:Ladymax@vi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