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早开幕的高端商场上海恒隆广场的零售额及租金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作者 | 周惠宁
前所未有的,奢侈时尚行业的目光正高度集中在中国内地市场。
据时尚商业快讯,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在最新一封致股东公开信中表示,在中国消费者购买的所有高端时尚产品中,仅有略超过25%是在国内交易,这个数字在未来六年有望增长至约50%,同期的总销售量则会翻倍,这几乎是四倍的增长。他还援引欧洲某高端时装品牌高管消息,实际增长或将高于预期。
陈启宗在信中特别强调,中国内地作为集团的主要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全球地缘经济震荡的打击,但影响并非负面。为刺激国内消费增长,中国内地近两年开始下调部分奢侈品的关税,令中国的高端消费者逐渐回流,“我们的收入增长和各奢侈品牌近期的业绩表现均可印证这一点”。
据时尚商业快讯数据,恒隆地产上半年在内地租赁物业方面的收入增加7%至人民币18.94亿元,8个商场总收入增加8%至14.79亿元,营业利润增加9%至12.86亿元,其中上海恒隆的收入增长8%至8.27亿元,商场租出率为98%,港汇恒隆广场则录得4%的跌幅至3.94亿元。
其中国内最早开幕的高端商场上海恒隆广场的零售额及租金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已经完成资产优化计划的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北座也表现强劲,陈启宗预计主楼南座明年开业时业绩也会录得同等增长。
无锡恒隆广场上半年的零售额及租金收入分别录得25%和26%的增长,随着多个高端品牌的进驻,大连恒隆广场的零售额及租金收入则分别跃升27%和30%,济南恒隆广场的零售额及租金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沈阳皇城恒隆广场业绩也有出色表现,零售额及租金收入分别增长29%和23%。
陈启宗指出,上述商场的业绩数据证实中国国内消费表现良好,特别是奢侈品消费方面,连续增长的势头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他强调,中国的零售市场规模庞大,且其前景相对确定,国内消费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快,高端及次高端细分市场的发展尤其迅速,市场竞争少,恒隆地产的利基市场预期会持续增长至少30至40年。
在肯定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力不断上升的同时,陈启宗坦承他在上半年对香港零售行业作出的乐观评价是一个错误,随着访港游客的减少,香港的酒店、餐厅和零售业也遭到严重冲击,受此影响,恒隆地产不再认为今年下半年能够保持与上半年相仿的增长水平,全年或会低于大势一个百分点。
除了恒隆地产,另一香港高端商场海港城母公司九龙仓置业也受到影响,在截至6月30日的半年内,集团收入为84.98亿港元,营业利润为67.22亿港元,公司股东应占利润减少31%至69.89亿港元,其中海港城商场今年以来遭遇挑战,总销售额下跌 1%至184.97亿港元,去年同期是双位数增长。
据香港官方统计最新的数据显示,受社会动荡的持续影响,香港7月零售业形势愈加严峻,销售总额同比大跌11.4%至344亿港元,其中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等奢侈品销售额同比大跌24.4%,服装销售额下跌13%,百货公司销售额下滑10.4%。
有分析认为,香港市场在奢侈品行业中拥有极高的战略地位,即使中国内地的奢侈品消费持续井喷,香港依然被视为奢侈品零售的亚洲晴雨表,但是在不稳定的市场下,消费者对这个曾经全球上升消费阶层最喜爱的热门度假胜地闻之色变,中国内地游客快速流失,严重依赖游客消费的香港奢侈品零售业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
鉴于当下愈发复杂的零售环境,陈启宗总结道,恒隆地产接下来的战略重心就是加速在中国内地经济发达的城市发展和持有以高端或次高端购物商场为核心的商业综合项目,并加以管理以作长期出租,借助内地预期租金的增幅来弥补香港物业收入的差距。
在营业模式方面,陈启宗认为恒隆地产旗下的购物商场不太可能被科技或其他营商模式取代,并强调集团是资本密集型企业,而不是劳动密集、科技密集或规管密集型企业,不依赖任何价格可能大幅波动的单一商品。
不过恒隆地产要想实现长期且稳定的可持续发展,陈启宗表示管理层必须恪守高端商业地产业的五个基因,即最佳的位置、充足的土地面积、政府制定的合理发展大纲、妥善的设计和优良的施工。此外,对品质的坚持是必要的,且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取得经验和知识,“尽管犯错在所难免,但须竭尽所能避免重大失误。”
截至今日发稿,恒隆地产股价下跌2.26%至18.1港元,市值为816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