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头条网LADYMAX|时尚影响力媒体-专注报道时尚商业

申洲国际拿下lululemon订单,但上半年利润下滑10%

来源:时尚头条网责任编辑:Crystal时间:2023年08月31日 23:36

申洲国际拿下lululemon订单,但上半年利润下滑10%

申洲国际于去年拿下lululemon合约,今年上半年该新客户订单量翻倍增长

作者 | 周惠宁

 

Nike和adidas等运动服饰品牌业绩低迷的浪潮已蔓延至产业链上游。

 

据时尚商业快讯,国内最大运动服饰代工厂申洲国际上半年收入同比下跌15%至115亿元,毛利率下滑至约22.4%,净利润同比减少10%至21.27亿元,主要受汇率波动和全球需求疲软影响。

 

申洲国际拿下lululemon订单,但上半年利润下滑10%

申洲国际拿下lululemon订单,但上半年利润下滑10%

图为申洲国际上半年主要业绩数据

 

报告期内,该集团运动类收入同比减少近20%至85.6亿元,其中来自Nike、adidas和Puma的收入分别录得22%、26%和29%的跌幅至34.66亿元、18.85亿和13.36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期内该部门新客户lululemon订单量翻倍增长,安踏、李宁等国内品牌收入占比也提升至10.8%,抵消了部分下滑。资料显示,lululemon与申洲国际的合作始于2022年,今年该品牌订单贡献的收入有望翻倍。

 

今年第一季度,lululemon销售额同比大涨24%至20亿美元,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大涨79%,净利润也较上年同期的1.9亿美元大涨52%至2.9亿美元,表现远超Nike和adidas。基于lululemon强劲的增长势头,申洲集团预计该品牌未来将为业绩提供更多增量。

 

休闲类收入增长10%至22.99亿元,来自优衣库的收入同比增长5%至25.4亿元,成为业绩贡献仅次于Nike的第二大品牌。内衣类收入没有明显变化,同比增长0.4%至6.13亿元。

 

按地区分,申洲国际来自欧洲市场的收入下跌27.2%至24.2亿元,美国市场大跌32.7%至18.3亿元,国内业务也下跌3.6%至31亿元,日本市场收入在优衣库的推动下增长2%至16.7亿元。

 

虽然申洲国际上半年业绩呈下滑趋势,但整体表现仍超过集团此前预期。该集团曾在2022年财报中透露,受疫情影响,各大客户仍在处理滞销库存,新订单量有限,预计2023年上半年的产能利用率不能达到理想水平,下半年总体会呈逐步回升的趋势。

 

申洲国际在财报中强调,集团旗下的产能利用率已有明显恢复,海外产能占比持续提升,上半年该集团国内及海外工厂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0%和95%,截至8月底进一步恢复至85%和95%。随着订单量回升,申洲国际计划加快越南及柬埔寨工厂的招聘,以满足产能需求。

 

对于2023年全年的业绩表现,申洲国际预计营收将下跌1.6%至273.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0.7%至46亿元,经短暂调整后,2024年和2025年集团营收将分别大涨12.8%和11.9%至308.3亿和345亿元,净利润将大涨17%和14.6%至53.7亿和61.6亿元。

 

摩根士丹利虽然指出大环境仍充满挑战,但预计下半年申洲国际销售额将取得中至高单位数增长,扭转上半年的下滑境况,而随着中国产能利用率恢复,毛利率有望改善。此外,去年申洲国际海外成衣产能占整体达50%,管理层目标今年增至60%,未来三至五年进一步扩至70%。

 

需要警惕的是,虽然申洲国际同时在积极开拓拥有增长潜力的新品客户,但作为Nike、adidas和优衣库三大行业巨头的供应商,该集团目前仍有80%的收入仍来自前四大客户。在海外高通胀和加息的影响下,申洲国际订单量面临继续减少的风险。

 

与此同时,欧美国家仍处于去库存阶段,而全球纺织服装出口的热门地区东南亚同样陷入出口下滑的窘境。今年1至5月,越南出口服装同比下降17.8%,1至4月孟加拉国出口下降8.5%,柬埔寨出口下降15.4%。全球需求走弱带来的订单下降也是全球纺织服装出口地区面临的难题。

 

国内服装上游和下游全产业链也都面临着库存压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更让经销商和门店不断调整生意目标,减少进货量,对上游生产端造成一定压力。

 

另有业内人士透露,疫情后海外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明显提高,消费件数不断减少,单价更从去年的20美元降至10美元。跨境电商SHEIN发布的报告显示,受通货膨胀影响,89%的美国年轻消费者处于高度谨慎状态,对新衣服的欲望有所降低,正在寻找成本较低的替代品来减少开支。

 

或许为巩固自身在行业内的头部地位,并让投资者继续对其充满信心,申洲国际在发布财报的同时公布上半年权益分配方案,宣布股息为0.95港元,对应派息率高达62%。

 

截至周四收盘,申洲国际股价上涨4.89%至80.5港元,市值约为1210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