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头条网LADYMAX|时尚影响力媒体-专注报道时尚商业

为何爱马仕CEO不满二手市场?

来源:时尚头条网责任编辑:Crystal时间:2025年08月19日 16:16

为何爱马仕CEO不满二手市场?

时尚商业Daily 8月/19日  作者:舒奇

 

当欲望被转手,奢侈品还能剩下什么。

 

不久前,爱马仕CEO Axel Dumas在财报后的讲话中流露出一种不快,看到全新的 Birkin 出现在二手市场,让他心情不好。

 

表面上,这是一位奢侈品掌舵人对渠道失控的抱怨,但如果把它放在更大的语境里,我们会发现,这是一次奢侈品世界观的裂缝,当符号被频繁转手,当稀缺感被价格标签替代,爱马仕到底还在卖什么。

 

换句话来说,Axel Dumas不高兴的原因是有人只把Birkin当成“货币”,而不是品牌文化的承载物。

 

的确,爱马仕的增长,不靠喧嚣,而靠Axel Dumas守住了那份稀缺感,他于2013年6月就任爱马仕CEO,此前他曾担任公司首席运营官和首席财务官,在他领导下,爱马仕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去年进入150亿欧元俱乐部。

 

消费者心里明白,Birkin的魅力从来不只是皮革与工艺,而是等待与不可得。60多年的品牌叙事,爱马仕把它变成了一种身份的符号,消费者买到的不仅是一只手袋,而是进入稀缺货品俱乐部的资格。


然而,当一只全新Birkin迅速出现在二手市场,这个叙事突然失效。等待名单和稀缺感在转手之间被瓦解,品牌营造的神秘光环暴露出它的虚构性。正如鲍德里亚所言,在消费社会里,商品早已不只是商品,而是符号,而符号一旦失去稀缺的遮蔽,就会沦为普通的交换物。

 

CEO的不快,说到底,是对奢侈品幻象破裂的焦虑。

 

在爱马仕的叙事中,Birkin的价值由品牌赋予,是工匠的手工、历史的积淀与稀缺的制度,但当消费者买到手后立即转售,似乎在暗示,价值并非爱马仕说了算,而是由市场决定。

 

海德格尔曾说,当一个物品被置于市场交换中,它失去了原本的存在方式,只剩下交换价值。Birkin的艺术性与象征性,在二手交易的高频流动中被消解,留下的只是可以套利的赤裸裸的金融产品。

 

 爱马仕想卖的是梦,但市场买卖的却是筹码。

 

实际上,二手奢侈品市场并不是品牌的敌人,而是最赤裸的镜子,它映照出奢侈品的另一重真相,奢侈品既是文化符号,又是资本工具。

 

当价格在二手市场上被炒高,消费者看到的不是手工,而是升值的可能,当转售速度加快,Birkin不再是传承的象征,而是身份红利的套现,爱马仕的尴尬在于,它既享受着这种金融化带来的稀缺溢价,又必须维持一副“我们卖的是艺术和文化”的姿态。

 

于是,CEO的坏心情,背后是一种更深层的荒诞, 对品牌而言,Birkin的价值应该超越价格, 对市场而言,Birkin的价值正是价格,而对消费者而言,Birkin的价值往往是价格带来的社会资本。

 

三者之间的错位,暴露了现代消费社会的困境,品牌拼命营造的叙事、消费者的占有欲与资本的套利逻辑,始终无法对齐,精心雕琢的文化话语,在资本的流动性面前,往往显得脆弱。

 

当 Birkin 不再只是一个手袋,而是可以随时兑现的筹码时,爱马仕卖的究竟是手工艺与艺术,还是在兜售一种等待的幻觉?那份等待,也许不是为了产品,而是为了下一笔更高的溢价。

 

这正是奢侈品牌的悖论,它们声称能抵御时间,却被二手市场的即时定价赤裸裸地拉回金融货币逻辑。

 

爱马仕想要售卖永恒,而资本只看得见流动。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