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rique连续20个季度保持增长
作者 | Drizzie、Jeanine Zhao
Fabrique把设计师的独立性,变成了消费者的独特性。
全球设计师集合品牌Fabrique为庆祝成立五周年,近日在北京举办了首场“初心循迹 灵感新启”中轴线大秀,该品牌自创立以来始终以数字化方式与用户建立深度连接,此次首次以线下时装秀的形式亮相,标志其从线上走向线下的重要跃迁,也释放出其加速全球化故事的清晰信号。
Fabrique合作设计师来到大秀现场
当晚大秀现场展示了Fabrique首位合作设计师、法国高定协会成员Stéphane Rolland的合作系列,呈现品牌与世界顶级时装力量的深度合作,在五周年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Fabrique特别呈现他的高定系列,不仅是对初心循迹主题的深刻回应,也是对其设计精神的致敬。
同时,Diesel创始人之一、“牛仔教父”Adriano Goldschmied 与品牌挚友及业界人士一起感受Fabrique此次中轴线大秀,演员朱珠、歌手张蔷、演员张俪、中国电影导演李玉、演员兼导演麦子、著名时尚媒体人苏芒、超模陈碧舸、独立时尚评论人唐霜等出席活动,凸显出品牌在五年来积累的行业影响力。
与依靠价格和规模讲述全球化故事的Shein不同,Fabrique的全球化故事潜力在于设计。
它不是复制的扩张,而是一个以设计师孵化和原创设计为核心的平台,强调设计师的自主创作权与文化表达,同时让消费者在选择中彰显个性,更关注创意和理念的价值,而非单纯的价格优势。
Fabrique 2025秋冬新品“城市旅人”系列
在过去五年里,国内女装市场整体陷入了不小的困境。消费增速放缓,消费趋势却快速更迭,业内不少中小品牌或是陷入停滞,或是面临“大鱼吃小鱼”的状态。即便是已完成规模化的国际时尚集团,也在频繁经历业绩波动和整体低迷。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Fabrique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增长曲线,引发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关注。
Fabrique由两位来自电影和传媒行业的女性创立于2020年,提出契合当前国内时装市场形态的优质设计规模化的解决方案,目前已与全球350位业内知名设计师合作,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现代女性衣橱。
该品牌创立五年以来已累计成交规模超过30亿元,并连续20个季度保持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160%。在天猫等核心电商平台上,品牌的年成交额即将突破8亿元,在618与双11等重要节点中,持续交出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答卷。
此次大秀也与天猫超级时装发布联合发布,吸引了270万人次在线观看,并采用即看即买的模式,将走秀作品的购买链接直接上线直播间,消费者能够在观看时即时完成下单。
相较于普遍陷入瓶颈的买手店与设计师集合店,以及过往更多同类型设计师平台创业项目,Fabrique成为罕见能够跑通设计师集合品牌商业模式的品牌,并且不局限于中国市场,还在全球化初获阶段性成绩,为市场提供了下一个Shein的想象力,这无疑令市场感到好奇。 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Fabrique投资人刘二海表示,这种商业体的要求其实很高,企业不仅需要在供应端提供高水准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还要在需求端拥有先进的用户运营能力,并且能把这两者高效地匹配在一起。
一边是设计师群体及其丰富的产品线,一边是用户多样性需求,这两者需要匹配,同时,还要有小单快返的敏捷供应链支持,把这个系统高效地运转起来并不容易,而Fabrique就整合了这些关键点。
Fabrique的成长故事中,最重要的的一点或许是,它敏锐地捕捉到了中产消费者心理的变化,并将这种微妙的趋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逻辑。
过去几年,中国消费者的审美迅速提升,不再满足于传统奢侈品牌的logo所带来的身份象征,而更加渴望优质的设计本身。与此同时,他们又对质价比保持高度敏感,希望花费合理的价格,获得能够体现个性与品位的设计感单品。
这正是传统市场供给的空白。
奢侈品牌依赖品牌标识和长久搭建的审美与叙事延续品牌价值感,但设计本身往往缺乏创新,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过高的溢价。而淘宝系的快时尚与小众品牌,则过度依赖预售和低成本供应链,缺乏统一的标准和长期运营的能力。
最终,消费者被夹在两极之间,一边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一边是难以建立信任感的低价品牌。Fabrique的突破恰恰在于填补了这一真空地带,它以全球设计师的原创作品为核心卖点,用规模化的平台模式降低成本,让中产消费者首次看到了可以兼顾设计原创性与性价比的现实选择。
消费者不再是为logo买单,而是为审美、为文化共鸣、为穿着的愉悦体验付费。这种精准对接心理预期的模式,是Fabrique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逆势而上的第一个关键原因。
Fabrique连接全球设计师,构建创意网络
Fabrique的成长故事第二个关键在于,相比单一风格的传统女装品牌,Fabrique的差异化更明显地体现在它所搭建的完整衣橱概念上。
通过与全球350位设计师的持续合作,Fabrique试图构建一个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的、多元化且多场景适配的时装体系。
与西方市场不同的是,中国消费者展现出对创新前所未有的开放性。Adriano Goldschmied在接受微信公众号LADYMAX采访时表示,中国消费者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从紧身牛仔到宽松廓形的过渡。这种快速反馈和独立决策能力,使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基于质量和个人风格选择产品,而非单纯依赖奢侈品牌或者潮流的符号。
因此,Fabrique的合作模式正好呼应了这种趋势,不仅让消费者能够在一个平台上找到通勤、休闲、旅行等多场景的完整衣橱,也让设计师能够直面消费者需求,建立起难得的情感连接。
这种机制的价值还在于,它真正反哺了设计师的创造力。不同于许多独立设计师需要分心于供应链、运营与渠道,Fabrique的合作伙伴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设计本身。
Fabrique合作的首位设计师、法国高定设计师Stéphane Rolland就强调称,与Fabrique的合作让他能够专注于为消费者创造惊喜。他也直言,当下行业过于依赖大型品牌和明星创意总监的现象,导致年轻一代更倾向于跟风而非创造。
在他看来,Fabrique的平台恰好为设计师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了一种双向激励的关系,即设计师被鼓励回到创意核心,消费者则获得更多接触原创力的机会。
在此背景下,Fabrique让设计师直面消费者的机制切中要害。品牌合作的对象涵盖了曾在爱马仕、LV、BV、Dior等顶级品牌任职的设计师,他们的作品对不少中国消费者而言并非陌生。不同的是,过去的这种接触模式往往停留在产品本身,如今消费者则对更深入、更高质量的创意交流有了更高的期待。
Fabrique的平台化结构提供了这种可能性,通过为每位合作设计师构建设计师故事,既满足了消费者对设计背后故事与创作者理念的兴趣,也让设计师能够在更直接的反馈回路中迭代创意。
这种真正的设计师品牌逻辑,也是在当下女装市场格外稀缺的品质。
2020年后,线下批发渠道曾推动一批所谓“设计师品牌”快速崛起,但其中不少只是批发档口的贴牌生意,缺乏真正的原创设计流程。由此导致的,是名义上为设计师品牌却无设计的行业迷思。而在原创性逐渐被竞争挤压的市场环境里,Fabrique反其道而行,坚守原创设计的力量,并与创造者并肩同行,在行业内实属罕见。
然而,整合如此多元的创作视角而不失品牌辨识度,本身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Adriano Goldschmied在评价与Fabrique的协作模式时指出,该品牌的设计师合作体系成功地在多元创意中保持了统一的方向与美学一致性,实现了“尽管来自不同设计师,却能像一个系列”的效果。
这背后离不开创始团队依据数据积累,而对女性需求的深度洞察与对品牌调性的精准把控,也反映出Fabrique在创意与商业之间的独特平衡力。
最后,能够实现如此多元而统一的创意呈现,背后离不开强大的技术与运营支持。
与传统独立设计师或小型品牌相比,Fabrique并非单纯依靠设计师的个人能力,而是依托中国优质且灵活的供应链,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化管理体系,让好的设计得以快速呈现给消费者。
具体而言,Fabrique通过精细化的数据管理与智能化的生产调度,将设计、打样、生产、仓储、物流全链条打通,实现高频次迭代,同时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这种模式使品牌能够在保持原创性的同时,实现“快节奏的慢时尚”,即保证每一件服装在设计上经过充分打磨,在质量上有所保证,同时还能迅速响应市场反馈,灵活调整生产与上新节奏。
在此之上,Fabrique在内容运营与消费者反馈机制上也具有明显优势,其线上属性成为品牌快速跑通中国市场的关键因素。
自创立之初,Fabrique便定位为数字原生品牌,通过独立APP、天猫、抖音、小红书、京东及社交平台构建了完整的线上生态,使品牌能够在短时间内从0到1验证产品与设计理念的市场接受度。这离不开在媒体行业打磨多年的创始人团队的经验,也给了与之合作的国际设计师放心交给其团队运营的底气。
线上运营的另一个优势在于直接触达核心消费圈层。通过独立APP和社交媒体内容,品牌不仅能进行新品预热和跨平台联动,还能利用社群化互动增强用户黏性,为品牌累计成交和活跃用户提供了稳健支撑。
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Fabrique投资人刘二海表示,消费品牌的成长路径各有特点、很不一样,但它们共通的则是产品与用户的智能匹配,需要聪明地把供给和需求聚合在一起,过去这个事情是平台在做,但平台费用高企是不争的事实,这就势必会出现新的模式来满足高效聚合用户与产品的需求。
而Fabrique凭借线上原生属性和全链路数字化管理,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内容生态的高效联动,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为品牌的快速成长搭建了一条护城河,并且正在重新构建行业的价值体系。
一个完整的商业逻辑已经在过去20个季度被验证,而新的增长故事篇章也已经开始,继续打开增长的天花板。
Fabrique此次在北京中轴线自信举办大秀,侧面宣告以五周年为分界,在商业模式持续演进与阶段性增长的推动下,加快产品矩阵拓展与市场版图布局,加速全球化与线下渠道深化的进程。
图为La Salle de Fabrique线下精品店
Fabrique近日还在北京三里屯开出首家线下精品店La Salle,以全球设计工坊为概念,将品牌从单品维度延展至生活场景的整体体验。
Stéphane Rolland也来到Fabrique门店与用户互动,从与Fabrique合作的第一个系列开始,他最关心的问题至今都是中国消费者喜欢怎样的设计。他认为,用户与设计师在Fabrique上被直接连接在了一起,只有Fabrique能够造就这样的价值,使得品牌成为一个特别的存在,而这种连接在La Salle线下精品店开幕后正在被进一步强化。
据悉,未来Fabrique计划在国际重点时尚都市陆续开设门店,以La Salle为模板,复制线上无法完全提供的沉浸式体验场景。这一策略不仅为品牌提供了直接接触消费者的机会,也标志着Fabrique正在从数字原生品牌向线上线下融合的综合时尚平台稳步转型。
Fabrique全球战略加速布局,正构建多元创意生态
除此之外,Fabrique的全球化故事初见雏形。品牌于去年3月成立跨境独立站,第一站美国市场今年增长超6倍,非亚裔订单占比超过60%,用户画像集中在当代高净值女性上。
今年Fabrique也延展至英国、新加坡等市场,发展速度较美国市场更快,截至8月新站点贡献占比已接近30%,持续提升海外边际利润。据悉,Fabrique还计划打通加拿大及欧盟等5个新站点,加速推进全球化进程。
投资人认为,Fabrique的全球化并不难。
BAI资本创始及管理合伙人、Fabrique的投资人龙宇在接受微信公众号LADYMAX采访时表示,“From the world. For the world.”,国际化的创意,理应回到国际化的社区里去,零售没有秘密,也没有永远打不破的护城河。
审美虽有地域与年龄的差异,每个人都在演绎属于自己的风格,但美的元素和基调具有大量共通性。传统格局是两极分化的,要么快时尚,要么高端奢侈,但龙宇在采访中也表示,在奢侈品与快时尚之间,存在一个“Premium”地带,以优质创意与高端化定位为特征。
Fabrique正是这样的定位,将具有鲜明价值主张、由全球一流设计师持续供给的无限优质创意,稳稳嫁接在中国的最优供应链之上,其成功是自然而然的,也更有理由在全球赢得一席之地。
市场需要Fabrique这样的新生力量去创新与填补,顺应全球化审美的合拍,以多元表达托举个性之美。目前Fabrique的品牌心智已初步建立,地域上也自然会愈发国际化和多元。
她认为,若再迈过“跨品类”的门槛,成长为真正的生活方式品牌,或将成为下一个拉夫劳伦。
在产品层面,今年品牌还与前BV手袋设计师、云朵包的设计者Valeria Massai合作推出首个包袋产品线,月度环比增速超100%,8月品类贡献占比达10%。据悉,品牌将在未来逐步探索搭建跨品类的生活方式品牌。
包袋新品发布,标志着Fabrique开启多品类生活方式布局
当一个品牌能从“卖衣服”走到“拿下包袋”,就迈过了时尚行业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龙宇表示,虽然当下款式还不多,但就这几款的完成度而言,无论是设计水准还是做工质感,在同等价位上都明显优于最近声量很高的一些国产品牌。
因此,龙宇判断Fabrique完全有能力把能力边界从成衣扩展到更多品类,例如包袋与饰品,这既是其成长逻辑,也是先发优势的延展。Fabrique在慢慢生长和外扩,从服装到包饰、到鞋履、到家居,甚至可能延展到陪伴女性成长的母婴等生活场景。当想象力与边界一同被推开,一切皆有可能。
在产品之外,中国拥有优秀的内容与生态土壤,长出了TikTok这样的全球平台。Fabrique也顺势借力这类社交流量红利,并依托中国业务的扎实基础,出海业务曲线拉升迅速,2025年至今,同比接近6倍增长,预计2025年全年海外业务占比将达到20%。
从更宏观的产业视角来看,投资人刘二海还认为,Fabrique正在运用数字化基础设施重构中高端女装行业。
他认为,当今全球范围内都在发生一个变化,即数字基础设施重构巨型行业。在服装行业,从捕捉潮流、分析数据、洞察消费者、生产制作、运输销售和反馈,数字化工具已经渗透和融入了行业全链条。
比起Shein在过去五年全球市场市场掀起的波浪,Fabrique要更进一步,希望把“中国制造”转化为“文化制造”,强调精工与故事,而非成本优势。通过与全球艺术家、建筑师、音乐人合作,形成跨文化的共同体叙事,让品牌成为文化合作者而不是时尚跟随者。
Fabrique从创始之初积极与国际设计师进行合作起,就展现出面向全球市场的野心。在当前设计师品牌普遍面临寒冬、批发和传统买手渠道脆弱的背景下,Fabrique通过数字化平台和供应链整合,或许能真正摸索出一套行业内独立设计师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这对于当前全球时尚产业都是具有参考性的,在某种程度上,这一产业意义要更高于数字层面的增长。
投资人龙宇表示,不必要求一家“贩卖美丽”的公司“天天翻倍”,从容与优雅,同样是增长的姿态。
不过,在消费更趋谨慎的周期里,Fabrique今年仍整体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长,动能强劲。健康的毛利结构为公司留出了充足的效率空间,既能稳住品质与节奏,也能为长期的全球化扩张蓄力。
全球消费者的心理是共通的,真正的奢侈不是价格,而是穿到别人买不到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