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MAX.cn资讯)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走进了平日的生活,就算不会全身上下用名牌包裹,但至少能对“奢侈品”和“轻奢品”说出一二来,这是我们作为消费者面对的局面,从反面,对于品牌来说,东西是越来越不好卖了,因为消费者的了解多了,层次丰富了,可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广了。那么在这样的时候,单纯地卖奢侈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从各个层面的需求了,也没法适应当下的文化氛围了,所以,卖奢侈品背后的艺术、灵感、手艺、公益才是当下最夯、最流行的方式。
Dior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的“Dior精神”展览延期到11月20日,展览的延期就是因为民众有着很高的热情花并不高的价钱近距离地接触来自Dior的华服、美鞋、香水、设计草图等等,节假日在展馆外排队的人群中不乏中老年人,上前问问都能知道说“Dior,奢侈品”这样的话,就知道Dior此次用心的展览多有人气,排队看展的观众定然会有许多是Dior的品牌顾客以及潜在顾客,这就是展览的成功,既接地气地把巴黎高级时装屋的设计与普通百姓做了联结,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客户群。
“Dior精神”展览也的确值得排队一探究竟。巡展展出了品牌从Dior先生1947年创立以来独家珍藏的艺术设计服装、华贵稀有的珠宝首饰配件以及难得一见的设计草图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贯穿整个展览的来自摄影师Partrick Demarchelier的关于Dior的摄影作品,为参观者直观地展示了Dior品牌的丰富内涵和绝美画面。整个展览分为“迪奥风格”、“粉装红裹”、“巴黎风情”、“迪奥花园”、“迪奥高级定制工坊”、“迪奥与艺术家”、“迪奥与中国艺术家”、“凡尔赛:特里亚农宫”、“迪奥之星”及“迪奥真我”等多个部分,都由Dior先生的创作灵感和Dior品牌的精神内核发散开来展示了相匹配的作品,也有与张洹、毛焰等中国艺术家的合作,以及现场展示Dior真我香水的包装过程以及互动影像等等。除了展览,Dior也于早前推出了《Dior Glamour》精装摄影集,收录了时尚摄影师Mark Shaw在Dior最风华绝代的50至60年代的130余幅包括时装大片、试装及秀场照等摄影作品,对于时装迷和摄影迷来说,都是值得珍藏的作品,并且在“Dior精神”展览中,包括此在内的许多关于品牌历史和作品的书籍都有出售。Dior就是这样全方位地展现了品牌悠久的历史和奢华的品味,也展现了品牌的艺术、灵感和手艺等各个方面,让人难忘。
除了Dior推出了精装摄影集,拥有60年历史的Chloe也推出了品牌全新画册《Chloe Attitudes》,该本画册汇集了从年轻的Karl Lagerfeld在Chloe时开始直到现在时任创意总监Clare Waight Keller阶段,Chloe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但品牌的内核始终未变,都是现代独立女性的自在从容态度的代表。
品牌出版书籍、画册等是将作品“镌刻”下来,铸就成“历史”的好方法,Alexander McQueen在世时为品牌2009秋冬“TheHorn of Plenty”大秀做设计时的珍贵时刻也被集结成册,出版了《Working Process》,不仅是麦昆迷珍藏回忆的一种方式,也是品牌继续宣传自身实力和历史的另一个途径。
在展览方面,和Dior不一样,在上海的外滩美术馆做展览的Hugo Boss却不是在展现品牌特质,而是继1996年Hugo Boss与古根海姆基金会共同创立“Hugo Boss大奖”后,首度在亚洲推出的全新艺术大奖。每两年一届的“Hugo Boss大奖”,旨在支持国际当代艺术。尽管不是在自身品牌的文化内涵上做展览,但是Hugo Boss并不吃亏,在艺术界打开知名度,并且持续做出一定的支持和有规划的系列活动,是从另一个侧面肯定和提高了奢侈品牌背后的核心价值和艺术造诣。用品牌的知名度将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展现,不仅能够吸引各方关注和热议,也能放作用于品牌的发展。
HugoBoss其实对于中国或者说大中华地区的事业野心远不止在亚洲推出“Hugo Boss大奖”这样的艺术活动,贩卖艺术、贩卖灵感,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新媒体的作用越发不能忽视的时代里,一个快捷高效的方式就是微电影。早前Hugo Boss邀请到Model.com排名第六的男模John Kortajarena与“女神”林志玲联手拍摄了《情沪魅影》(《ShanghaiAffairs》)。显然,这是面向中国这个庞大的潜在市场重点着墨推出的微电影。虽说是微电影,但是架势却也非常厉害,由丹麦导演Noam Griegst导演,由Anders TrentemΦller担任音乐制作,Colin Firth都客串演出,足见Hugo Boss的实力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灵感和艺术都展现了,再加上店铺的悉心选择,就能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