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倒闭制衣厂Bravo Tekstil员工塞在Zara门店衣服中的小纸条。
作者 | 周惠宁
近日,倒闭制衣厂Bravo Tekstil员工藏在Zara衣服里的小纸条再次将快时尚推上风口浪尖。
“你要买的这件衣服是我做的,但我没有得到它的报酬。”这张藏在Zara衣服里的纸条被曝光后,快时尚品牌背后的供应链生态环境再度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作为一家年销售额超200亿欧元的大型服饰集团,Zara母公司Inditex旗下拥有着庞大的供应链网络,去年合作的供应商达1850家,共6959个工厂,此次涉事的土耳其外包商Brava Testil也是其中之一。不过,该工厂因Inditex集团终止合约而最终倒闭。
去年7月,Bravo Tekstil在一夜之间破产,该厂倒闭前的3个月,工人们主要为Zara、Mango和Next等快时尚品牌生产服装,其中有75%的衣服供应给Zara。近一年来,迟迟没有领到薪水的140名员工成立了讨薪组织,希望Inditex集团等品牌商可以承担部分责任,要求Zara赔偿他们的损失,并支付他们三个月的解雇工资和遣散费。
对此,工人们表示实在别无办法,只能开始这个行动,目的不是想伤害Zara,只是想拿回自己应得的工资。
事件发生后,Inditex集团并未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而是拒绝承担责任,引起人们愤慨,媒体们的矛头纷纷指向Zara,美国商业媒体《Fast Company》在上周的一篇报道中指出,由于未对欠薪工人提出的补偿作出及时反应,Zara的品牌声誉与形象或已受到严重的损害。
不过,有分析认为,作为目前最成功的快时尚品牌,Zara在此次事件中或许不会遭受到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数据显示,在截至7月31日的上半财年内,Inditex集团整体销售额同比大涨11.5%至116.7亿欧元,净利润则增长9%至13.7亿欧元,毛利率为56.4%。
事实上,快时尚背后存在的不道德供应链已非秘密。
2012年11月,孟加拉塔兹雷恩制衣厂大火,导致121人葬身火海;2013年4月,H&M旗下一家位于达卡市郊的制衣厂突然倒塌,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2014年1月14日,绿色和平组织发布报告称包括H&M等12个国际品牌童装产品中含有毒害物质。
去年7月,香港NGO组织Students and Scholars against Corporate Misbehavior(大学师生监察无良企业行动)在一份长达46页的报告中指出,Zara、H&M和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的CSR宣传和代工工厂生存环境大相径庭。
据英国BBC新闻节目《广角镜》调查发现,有部分来自叙利亚的难民儿童在土耳其制衣厂工作。这些童工年龄在7、8岁左右,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工资仅为每小时1英镑。调查发现,这些制衣厂家与多个国际品牌存在联系,Zara的名字赫然在列。
区别于Chanel、爱马仕等定价高昂的奢侈品牌,“快”与“廉价”是Zara等快时尚品牌赢得消费者的必备武器,为了跟上消费者越来越快的需求以及应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快时尚品牌不得不通过向供应链施压,不断压缩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来增加盈利。
据悉,一件Zara大衣从设计到工厂生产,再配送到零售店,仅需25天的时间;H&M交货周期最短在三周左右;日本快时尚公司优衣库更将产品出货周期缩短至13天。
有分析指出,各种不道德供应链事件频频发生的背后,是对价格敏感的快时尚品牌目标受众对于品牌供应链工人权益、工作环境等问题的漠视。即便是最具备社会意识的千禧一代消费者,要他们站在供应链透明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评判快时尚品牌也是一个奢望。
即使快时尚品牌供应链丑闻频发,消费者仍然无法抵挡价格低廉设计新潮服饰的诱惑。图为Zara的一家门店。
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在今年5月初发布的《狂欢之后:国际时尚消费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以及意大利、德国这些国家及地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有过度购买服装的行为,过度消费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数据显示,在2000年至2014年间,全球服装的产量翻了一番。
全球劳工及人权研究所表示,富有的企业有权力让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而消费者则有最终决定他们的商品是否该留在市场的权力。市场研究机构Bernstein分析师Anne-Charlotte Windal则认为,只有当消费者产生高频次购买时,快时尚的模式才能成立,因此减少血汗工厂的责任还在于公众。
目前对于消费者甚至时尚企业而言,“我的衣服是谁制作的?”这一问题仍然很难回答。大多数品牌代工生产,不会亲自掌管生产设备,使得一切难以监测,很难控制供应链的工作环境。
在Fashion Revolution去年公布的供应链透明度报告中,排名最靠前的企业是Levi Strauss & Co,随后是Inditex集团以及拥有Cheap Monday 和&Other Stories产品线的H&M。
为了提升生产第一线的透明度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日本快时尚品牌优衣库也于今年首次公开了国内外146家代工厂的名称和所在地址,其中,中国为88家。这些工厂均与迅销合作1年以上,占订单总额超过80%。
不过,高透明度评级并不代表品牌的服装不会在危险的条件下生产,反而往往成为品牌掩盖其恶行、误导消费者的一个武器。
以H&M为例,在孟加拉制衣厂事件发生后,H&M等100个品牌联合签署了孟加拉国防火及建筑安全协议,承诺将对32家在孟加拉的服装工厂进行维修。协议签署后,却被孟加拉工人安全联盟职责未积极履行相应职责,导致维修进程缓慢。
时尚背后的“血汗工厂” 秀场上,时装光鲜靓丽、引人注目;另一边,底层劳工的血泪与抗争鲜少人关注。图为孟加拉的一制衣工厂倒塌,造成超过一千人死亡。
图为H&M被丹麦媒体曝光焚烧的牛仔裤。
此外,在积极宣传回收旧衣项目的同时,H&M近期被曝光2013年以来在丹麦焚烧了60吨滞销衣物,平均每年12吨。面对指控和质疑,H&M辩称烧毁的是“有缺陷”的产品,按照公司规定这些产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出售或回收,因此被自动销毁。
事件发生后,丹麦都灵设计学院教授Else Skjold斥责道,在业界眼中,H&M的做法是非常虚伪的,打着“可持续发展”的幌子,实际上无甚作为。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ASOS.com、Boohoo.com和亚马逊等时尚电商的不断崛起,“快时尚” 正在向“超快时尚”演变。对于快时尚品牌而言,要找到价格合适且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变得愈发艰难。
因此,数字化成为“超快时尚”得以实现的前提,借助科技来缩短信息整合和决策的时间,同时也让供应链的反应更加敏捷,并减少冗余员工,实现库存供应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之间的快速匹配,并严格控制库存。
相较于快时尚品牌,adidas、Nike等运动品牌已率先试水高科技生产供应链。
据彭博最新消息,Nike 4年前投资的Grabit初创公司已研发出利用静电吸附力来让机器操控物体并组装的机器,该制鞋机器的工作速度是普通工人的20倍,在8小时的轮班期间,一台机器在一个工人的控制下最多可生产600双Nike鞋,即每分钟至少生产一双鞋。
今年10月,adidas在伦敦发布了第一款由机器人工厂Speedfactory制造的跑鞋AM4(Adidas Made For),该鞋基于运动员数据而设计,可提供最舒适的穿着体验。伦敦版AM4LDN之后,巴黎版 AM4PAR、洛杉矶版AM4LA、纽约版AM4NYC、东京版AM4TKY和上海版AM4SHA将陆续推出。
与此同时,优衣库选择以质量为新的突破点,分别在洛杉矶、纽约、巴黎、东京和上海设立研究中心,今年还与日本纺织技术领导者岛精机制所合资创办的Innovation Factory研发出没有缝线的立体编织技术。优衣库表示,该项技术将率先应用于 Uniqlo U 产品线。
有业界人士认为,在一味追求速度的时候,快时尚应该停下来思考的是,过分的贪欲将毁掉未来,未来的消费者将会觉醒,退出这个不断消费平庸物品的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