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需求井喷,上海恒隆广场预计2021年纳税额或突破百亿元
作者 | 周惠宁
全球奢侈品零售看中国,中国奢侈品零售看上海。
据时尚商业快讯,在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财年内,恒隆地产及其附属公司的总收入和营业利润分别大涨15%和14%至港币103.2亿元和73.7亿元。在年内并无物业销售收入入账的前提下,恒隆地产净利润依然实现15%的增幅至港币38.68亿元,主要得益于该集团在中国内地业务的强劲表现提振。
值得关注的是,恒隆地产在中国内地的高端商场去年收入均录得双位数的增幅,租户销售额同比增幅在33%至89%不等。其中贡献最大的是上海恒隆广场,租金收入同比大涨25%至人民币17.82亿元,租户销售额大涨37%,其次是上海港汇恒隆广场,租金收入大涨18%至人民币11.63亿元,二者的租出率均为100%。
图为恒隆地产去年主要业绩数据
期内,昆明和无锡恒隆广场的增幅最为强劲,分别录得47%和40%的增幅至人民币2.69亿和3.73亿元,租出率分别为97%和98%。沈阳市府恒隆广场和大连恒隆广场也分别增长12%和21%至人民币1.06亿和1.64亿元,新开的武汉恒隆广场租赁收入为1.53亿元,租出率为84%。
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在财报后的会议中特别透露, 2021年旗下上海恒隆广场的销售额是集团所有香港商场总和的2.7倍,而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在未来一、两年内的销售额也可超越香港。
汇聚Louis Vuitton、爱马仕和Chanel等一线奢侈品牌的恒隆广场早已成为上海高端商场的典型代表之一,于2007年成为上海首幢税收“亿元楼”后,2010年又成为上海首幢“月双亿元楼”。
鉴于去年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需求井喷,恒隆预计2021年纳税额或突破百亿元,成为上海市中心第一幢“百亿楼”。
为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上海恒隆广场近年来不停在对入驻品牌和门店布局进行调整。去年底,爱马仕和宝格丽相继完成上海恒隆广场门店翻新,并为此举办隆重的开幕仪式或活动。Burberry则揭下了临街铺位的围挡,三层楼的全新旗舰店成为品牌转型的一个新标志。
不过有分析指出,上海近期疫情的持续或将为恒隆地产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添一丝不确定性。受疫情影响,Burberry原定于3月12日Burberry上海恒隆旗舰店发售Supreme联名系列的活动被迫延期举行,恢复发售时间将另行通告。
此外,随着上海高端商场新一轮竞争开始,上海恒隆广场和港汇恒隆广场的客流或被稀释,能否有效留住消费者,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是一大挑战。据悉,恒隆地产已计划把去年6月在济南恒隆广场展开的资产优化计划复制到上海,进一步增强旗下高端商场组合及把握奢侈品零售市场增长机遇的能力。
在守住上海高端商场的头部地位的同时,为寻求更均衡的发展,恒隆地产在中国内地的发展重心正不断下沉。
陈启宗进一步表示,除了上海,恒隆地产在无锡和昆明两个商场销售总和也已超过香港,新开的武汉恒隆广场同样增长强劲,预计两年内将超越无锡、昆明,成为上海以外销售额最高的商场。
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首席执行官卢韦柏则在财报后的会议中指出,集团于中国内地有10个商场,其中7个定位为高端,目前高端商场消费增长势头强劲,对新开业的武汉及大连商场持积极态度。
卢韦柏还强调,武汉恒隆广场于去年开业,营运不足十个月的收入就达到1.53亿元人民币,租户销售额近10亿元人民币,出租率达84%,大连恒隆广场则于去年由次高端转型为高端商场,去年下半年收入较上半年增长45%。
香港方面,卢韦柏承认新一轮疫情对香港零售业有很大影响,山顶广场、家乐坊、荷李活商业中心和雅兰中心的营业时间均有所缩短,上半年业绩依旧承压。
恒隆地产对2022年整体持乐观态度,预计占总租赁收入三分之二的中国内地物业组合预期将保持稳健增长势头,即使国际旅游政策放松,大部分消费者也会选择继续留在本土消费。
自今年以来,恒隆地产股价累计下跌近10%,市值约为652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