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头条网LADYMAX|时尚影响力媒体-专注报道时尚商业

深度 | SKP开业,远洋退出太古里,成都奢侈品市场如何继续迭代?

来源:时尚头条网责任编辑:Crystal时间:2022年12月22日 11:08

深度 | SKP开业,远洋退出太古里,成都奢侈品市场如何继续迭代?

消费者对购物场所的期待增大,促使商业地产成为一座城市主要的文娱载体

作者 | 陈汇妍     编辑 | Drizzie

 

作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第三极”,成都正在渐渐缩小与北京和上海的差距。

 

据时尚商业快讯,由北京华联集团主导、重金豪掷逾50亿的成都SKP于12月20日结束开业预览并正式对外营业,不论是作为中国奢侈品零售试验田的成都,还是不断打造神话的SKP,都足以引起市场强烈的兴趣。

 

尽管处于疫情爆发阶段,成都SKP的开业依然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去打卡,其中不乏从外地专程前往成都的游客。在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成都SKP的话题已经积累了超过100万次浏览量,不难发现,“大到逛不完”以及“品牌很齐全”成为了帖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深度 | SKP开业,远洋退出太古里,成都奢侈品市场如何继续迭代?

图为成都SKP俯瞰图

 

成都SKP位于交子公园商圈核心区,是该商圈引入的首个奢侈品高端百货业态,与全球最大单体建筑环球中心一街之隔,并携同招商大魔方一同组成现象级一站式游购娱乐功能组团。

 

作为西南地区首个世界级地标高端时尚百货,成都SKP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2.4万㎡,由成都SKP、成都SKP-S、K大道、G大道四大区域组成,商业面积达到约15.1万㎡。

 

不同于传统高端百货的规划布局,成都SKP采用了下沉式设计,地面为公园景观层,下沉建筑部分共五层,为亚洲最大的下沉式建筑,不但毗邻直通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18号线,未来还将有3条地铁线在此交汇。

 

这意味着成都SKP与地面公园和大型地铁换乘枢纽连接在一起,综合了景观、交通和商业三大核心元素,形成“TOD(以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公园+购物”的商业模式,凸显了“立体交通+绿色生态+高端商业”的多元化功能特色,实现了地上地下的一体化开发。

 

显然,成都SKP已经具备了显著的先天流量优势,其不仅能承接可观的交通枢纽流量,还将吸引景观公园和附近高端地产集聚的高净值人群。

 

深度 | SKP开业,远洋退出太古里,成都奢侈品市场如何继续迭代?

成都SKP已经具备了显著的先天流量优势

 

凭借完整的品牌矩阵以体现百货制的集中化优势是SKP惯用的方法论,成都项目也不例外。

 

据悉,成都SKP引入了包括爱马仕、Chanel、Dior、Louis Vuitton、Gucci在内的超1300个全球一线品牌,还涵盖例如Bottega Veneta全球首家新形象店的222个首店品牌。同时,SKP自营买手团队也引进了不少时尚先锋品牌,首次进入这个全国奢侈品消费增长最活跃的城市。

 

营业面积超过2800平方米,集合了60多家高端品牌的化妆品区的规模和集中度,都是SKP所有门店中排名首位的。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该化妆品区几乎满足了对美妆品牌的所有需求。

 

深度 | SKP开业,远洋退出太古里,成都奢侈品市场如何继续迭代?

凭借完整的品牌矩阵以体现百货制的集中化优势是SKP惯用的方法论

 

除此以外,成都SKP试图将科技、艺术、时尚相结合,以引领现代购物模式变革的野心也成功被市场捕捉。

 

为打造沉浸式购物体验,成都SKP项目在联合意大利香氛公司的知名调香大师与香水艺术家,为每个场馆定制了不同气味的同时,还与来自法国的精品音乐设计师团队合作,设计出多种音乐系统来帮助消费者全方位地感受SKP所传达的美学理念。

 

不仅如此,延续了北京SKP-S实验性零售空间的成功,成都SKP-S依然将艺术作为贯穿所有场景的主线,馆内几乎所有品牌都为成都SKP-S量身定制了产品和陈列道具,讲述聚焦未来的科幻故事,营造迎合体验式消费趋势的个性化商场。

 

深度 | SKP开业,远洋退出太古里,成都奢侈品市场如何继续迭代?

成都SKP-S依然将艺术作为贯穿所有场景的主线

 

毫无疑问,成都SKP的开业不仅仅将打破现有成都高端零售的格局,也进一步完整了成都的奢侈品零售版图,与成都ifs、成都远洋太古里形成了这座城市奢侈品市场的双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后者在近期也迎来了重大调整。

 

12月15日,成都远洋太古里合作方远洋集团、远洋服务与太古地产先后发布公告,远洋方面将分阶段转让成都远洋太古里50%股权及物管公司50%股权,由合作方太古地产接手,收购总金额为55.5亿元。

 

据悉,本次远洋集团的股权交割共分为3次完成,交易全部完成后太古地产将全资持有“成都太古里“项目”及其物业管理公司。

 

远洋集团是一家以投资开发为主的综合型实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住宅开发、不动产开发运营、物业服务及建筑建造全产业链服务等,中国人寿持有该公司29.99%的股份。

 

这不是远洋集团今年来第一次通过资产出售的方式回笼资金。今年4月,该公司以约30亿元向中国人寿出售北京颐堤港一期项目公司股权;6月出售位于丰台区丽泽商务区的北京锐中心项目,交易价格50.15亿元。而早在7月,就有业内人士透露远洋集团试图通过转让太古里股权以筹集资金。

 

深度 | SKP开业,远洋退出太古里,成都奢侈品市场如何继续迭代?

图为成都远洋太古里

 

远洋集团在公告中侧面承认了该说法,解释称完成该项交易能为远洋集团产生大量现金流入,从而补充其营运资金并将降低远洋集团控股集团的杠杆比率及完善远洋集团控股集团的财务指标。

 

同时,远洋集团控股董事局认为,成都太古里出售事项为远洋集团以可观利润,实现对开发该物业的投资价值,并加速获得投资回报的宝贵机会。

 

尽管有业界人士认为,“成都远洋太古里”的名称极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更改为“成都太古里”,太古集团和远洋集团的合作仍旧被市场视为中国商业零售的标杆级项目。

 

可以说,由远洋集团负责的前期工程设计建造,以及由太古集团负责的后期招商运营,共同形成了一套完整有力的组合拳。

 

首先,在开业前的设计筹备阶段,成都远洋太古里就以出色的选址为其此后的现象级成功打下基础。彼时,一线城市的奢侈品增长刚刚开始放缓,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逐渐引起了奢侈品牌的注意。

 

作为西南地区的商业中心,成都不仅面对本地居民,还吸引着来自云南、西藏、新疆等周边地区的高净值人群。合作双方准确嗅到了成都的商业潜力,甚至意识到其战略意义不止于一个新的奢侈品消费增量城市那么简单。

 

成都天然的享乐文化塑造了当地独有的消费氛围,如果说北京和上海的商业综合体着眼于对标国际一线城市的高端零售,那么在成都这个年轻潮流和本地文化充分交融的城市中,或许可以发展出具有中国本土气息的商业零售模式。

 

于是,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及地理意义的大慈寺周围,成都远洋太古里凭借具有中国川西民居特色的独栋建筑群形态,成为了解释零售业态如何与在地文化产生持久而深刻联系的典范。

 

深度 | SKP开业,远洋退出太古里,成都奢侈品市场如何继续迭代?

成都远洋太古里就以出色的选址为其此后的现象级成功打下基础

 

然而,仅仅停留在物理形态上的创新很可能使得商场沦为网红打卡目的地,丧失长久发展的可能性。正是太古集团在开业后的招商运营策略,进一步为成都远洋太古里注入了核心驱动力。

 

在引入国际一线品牌常规店铺的招商战略以外,成都远洋太古里还试图通过文化、艺术、场所营造及创新,与全球奢侈品和高端生活方式品牌重视品牌和文化建设的趋势不谋而合。

 

不难看出,成都远洋太古里一直并没有局限于一个传统购物中心的角色,而是自视为积极的场所营造者和创作者,将坚持原创的场所营造艺术表达作为重要举措之一,这也使得购物中心不再是空间的租赁方、物业的管理方,而是与租户品牌平行交流对话的创作者。

 

步入第八年的成都远洋太古里开始逐步呈现开业以来的首次全面升级调整。此次优化不仅仅涉及简单的品牌组合调整,而是在其与品牌进入良性循环和互相信任的合作模式下,通过双向选择,向市场呈现出独具创意和风格的店铺,以传递该零售空间不变的理念。

 

太古地产在本次交易后表示,本次奢侈品牌组合的策略性升级,将巩固其作为成都乃至中国内地西部地区高端购物及休闲地标的地位。

 

根据太古地产发布的2021年财报,去年成都太古里的零售销售额同比大涨22%,其中Gucci店录得全球最高的正价销售额,主要得益于成都本地消费力强劲以及游客的增加提振。

 

深度 | SKP开业,远洋退出太古里,成都奢侈品市场如何继续迭代?

图为位于成都太古里的Louis Vuitton Maison路易威登之家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远洋太古里的成功,还体现在其已经代替众多旅游景点,成为了成都的地标性建筑。

 

微信公众号LADYMAX曾经评论道,成都远洋太古里最初便肩负了重塑成都市中心、打造城市名片的期望。

 

事实是,以成都远洋太古里所处的春熙路商圈为杠杆,整个成都的时尚消费风貌快速焕然一新。成都远洋太古里的自我发展与这座城市的时尚化、旅游业增长和商业发展相辅相成。

 

中国购物中心几乎从来没有这么密切地参与和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此一座商场对一座城的影响力,开始让人们联想到老佛爷百货之于巴黎,表参道之于东京,哈罗德之于伦敦。

 

在体验经济的浪潮下,消费者对购物场所的期待增大,促使商业地产成为一座城市主要的文娱载体。对不少游客而言,前往当地最负盛名的购物广场已经成为旅游行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深度 | SKP开业,远洋退出太古里,成都奢侈品市场如何继续迭代?

图为成都SKP“生机之塔”景观水柱

 

换而言之,当前的购物目的地已经不单单承担销售角色,更有可能作为地标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毫无疑问,这在拓展了商业地产局限性的同时,也引发了零售业态的新一轮竞争,地产巨头纷纷以打造城市名片为目标建造商业综合体。

 

显然,试图将景点引入商场的成都SKP也不例外。据悉,该项目地面公园景观层以织锦艺术为灵感,绿化覆盖率约70%,打造了33个极具特色的景点,包括高26米和39米的“生机之塔”景观水柱、入口处的水幕盒子以及由22.4万片金属片构成的风铃墙。

 

不过,打造地标性零售空间除了创造出新景点以外,还可以通过借用本地原有的地标性建筑。今年10月,在经过长达10年的建设后,巴特西发电站作为伦敦最大的重建项目,以购物中心的面貌向大众开放。

 

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巴特西发电站巅峰时期为伦敦提供五分之一的电力,承载着工业时代的繁荣历史,被誉为“能量圣殿”(Temple of Power),并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上被选为最能代表伦敦的建筑之一。

 

在近40年的停用后,巴特西发电站被最终改造成城市零售和休闲目的地。设计团队延续了该建筑的外形和内部重要结构,营造出了工业气息浓厚的商业空间。据悉,在开放后的首个周末,巴特西发电站接待了超过 25 万名游客。

 

无独有偶,位于北京首钢园北区的核心地块内,同样由工厂改造的北京六工汇也于今年6月正式开业。由六个互通地块组成、总建筑面积为22.4万平方米的空间内,包括了11栋独栋产业、11栋独栋旗舰商业和一座四层楼的购物广场,后者也保留了原厂房的部分结构和历史风貌,以打造新型城市综合体。

 

随着不断向上摞叠的功能角色,商业地产逐渐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生态环境,但可以肯定的是,新的零售创意永远被市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