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头条网LADYMAX|时尚影响力媒体-专注报道时尚商业

施华洛世奇将裁员400人

来源:时尚头条网责任编辑:Crystal时间:2025年11月11日 15:55

施华洛世奇将裁员400人

时尚商业daily 11月/11日

 

水晶帝国重组。

 

奥地利珠宝品牌 Swarovski施华洛世奇日前宣布,将对其位于奥地利瓦滕斯的总部进行大规模裁员与重组,计划裁减约 400 个岗位。

 

这项计划预计将在 2026 年底前完成,届时总部员工数量将从目前的约 2480 人减少至2100 人,据公司声明,裁员将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解雇、自愿离职和退休。

 

由于销售低迷,公司还将调整工作时间制度,全体员工工作时长将减少 10%,生产线也将从三班制调整为两班制,夜班将被取消。此举意味着总部的生产环节将进一步缩减,聚焦效率与成本控制。

 

这场重组,是施华洛世奇近年来的转型阵痛。

 

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施华洛世奇曾凭借平价、闪耀的水晶饰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品牌认知度,然而,这种以奢侈光环和平价消费为核心的商业模式,随着千禧世代与Z世代消费观的变化,逐渐失去吸引力。

 

近年来,该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推进高端化转型,推出更具设计感、价格区间上移的珠宝系列,聘请前 Christian Dior 珠宝设计师 Giovanna Engelbert 担任创意总监。

 

然而,这一战略并非毫无代价。

 

高端化意味着更集中的市场、更低的生产弹性以及对工艺与设计创新的高投入,总部的制造体系在这种变革下显得笨重且成本高昂,瓦滕斯的生产基地曾是施华洛世奇的象征,如今却成为利润率压力下的负担。

 

此次裁员调整透露出品牌的深层信号,施华洛世奇正在从制造驱动走向品牌驱动。

 

过去,瓦滕斯不仅是生产中心,更是品牌文化的象征,几乎所有水晶都在此切割、打磨、组装。然而随着全球化供应链成熟,生产转移至成本更低的地区成为必然选择。

 

总部未来更可能承担设计、创新与品牌管理职能,而非大规模生产,这种去制造化路径,与多家欧洲老牌家族企业类似,卡地亚、宝格丽以及Prada 都在削减内部产能,将更多资源投向创意、零售与品牌体验。

 

过去几年,施华洛世奇内部经历了剧烈的管理权动荡,家族成员间围绕继承、战略方向的分歧一度公开化。

 

在首位非家族成员CEO Alexis Nasard上任后,公司明确提出削减家族干预的方针,此次裁员正是这一战略的延续,标志着品牌正加速去家族化。

 

但代价同样显而易见,瓦滕斯是品牌的情感根基,大规模裁员势必引发社会与舆论压力,对外,它或被视作舍弃传统,对内,则是对施华洛世奇家族文化的一次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