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生意到讲故事,再到引领一种更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安踏正展现出一个国民品牌的终极影响力和创造力
作者 | 唐霜
今年上半年,安踏品牌CEO徐阳的一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他说:“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服装都是奢侈品。” 我当时大为不解:“为什么?” “在今天,你还会缺少一件衣服吗?我们在让消费者为非生活必需品买单,所以这就是奢侈品。”
徐阳的这一番话直接抹去了传统意义上定义奢侈品的价格因素,但他也点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如何让一个消费品公司,制造出人们渴望但并非生存所需的产品,最终影响消费心智?
美学价值、情感连接和符号象征始终是服饰引发购买欲望的根本。哪怕对安踏这样的国民品牌来讲也不例外。
说这话时,我们正身处安踏位于上海武康路的第一家安踏0碳使命店。三年前,安踏成为了中国鞋服行业首个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品牌,将ESG可持续发展提升到了战略层面。这家ANTAZERO是安踏要“变绿”的诚意之作。
它的创新大胆而充满不确定性,整家店从产品、包装到装修材料、能源使用直至门店运营,整个过程都致力于减少碳排放。这样的做法,在国际上都没有可参考的成功原型。它也很严谨,邀请了专业机构认真测算每个环节的实际碳排放量,证明绝不弄虚作假,不是市场营销的噱头。它位于被笑称为“宇宙中心”——上海梧桐区的正中心,租金不菲,也显示了品牌要长期投入的决心。
问题是,有几个普通消费者能搞清楚ESG、碳足迹、减排减水和闭环回收等等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术语?可持续的概念很道德,却毫不性感。没有人会抗拒做有社会良知的消费者。但在这个阶段,这还不是吸引主流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变绿”是品牌的责任而非消费者义务,品牌无法靠道德绑架吸引消费者。
现在,台子搭好了,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如何让可持续具有美学价值、情感连接和符号象征,变成消费者的自主选择?
在安踏0碳使命店开幕的八个月后,安踏联合canU参聿可持续平台,邀请陈鹏CHENPENG、上官喆SANKUANZ、MEGARMENTS和KAIKAI四位设计师对库存产品和库存面料进行重新设计改造,举办了第一场可持续风尚大秀。
这场秀的首要目标,就是冲破大众和可持续概念之间的隔膜。
安踏举办的行业首场可持续运动风尚大秀
“运动品牌说到底还是要和人的生活方式相关,哪怕是可持续商品也是这样。”canU可持续时尚平台的创始人崔丹首先为这场秀定下了基调。整场秀做的出乎意料地轻巧。
没有大明星、没有超模,甚至没有看秀座位。秀场就设在安踏0碳使命店内和周围街区。模特们就像是梧桐区典型居民风格和生活方式的集中聚合,滑雪爱好者、骑行爱好者、遛着帅气灵缇的、银发苍苍的有型大叔……一群人轻松随意地走过店内,又在武康路和安福路的街区上溜达了一圈,惹得路人纷纷驻足欣赏,引发了一场小型时髦风暴。
对于网红街区早见过世面的居民来说,这样突发的新鲜潮流事件并不稀奇,但街头走秀还是头一遭。尤其是,中国成功的商业品牌做发布秀,从来讲究大阵仗。可这场秀发起者是安踏,那个今年上半年营收已达160.8亿元,稳坐最赚钱中国体育品牌头把交椅的安踏。
大阵仗比拼的往往是预算,有时候,轻巧更考验敏锐度。要做到轻巧又时髦,核心是要准确。崔丹说:“这家零碳概念店有一个特殊性,就是它开在了武康路,这是年轻潮人聚拢的地方。所以我们也想把这场秀的整体风格塑造得比较年轻,偏街头,和大家的运动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准确度于是按梧桐区当下的年轻潮流来调校。没有聚光灯,没有T台,这场社区化的开放秀不能过轻—轻到让人觉得平淡;又不能过重—重到显得是一种做作的时尚奇观。换言之,这群人要看起来像真正会出现在武康路,出现在街拍照片里,让人不禁问询同款单品的时髦人。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所身着的,全是UPCYCLE 循环再造系列产品。
来自四面八方爱玩的普通人在街头走秀
要达到这个目标,改造过季库存比开放式的设计更考验创意能力。崔丹有着二十年的时装从业经历。在时装行业,处理和改造过季或二手衣物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对于时装中人来说,旧衣改造非但不是廉价,简直过于高级,它是先锋设计师们挑战固有设计语言的利器。
早在90年代,Martin Margiela就会用旧衣和现成物拼凑出独一无二的作品,2020 年秋冬系列,接手了Maison Margie的John Galliano推出了全新的回收再生系列 “Recicla”,重构由他本人亲自挑选的古着衣。Demna在Blenciaga的旧衣改造已经成为标志性设计。
而这些高级时装屋的设计师们所做的,与其说是再利用,不如说是向上利用。倾尽全力对旧衣施以拆解、重构、用繁复的工艺,注入抽象的时装概念,其成果近乎艺术品,无怪乎这样的实验往往被纳入类似高级定制的系列当中。
这样的先锋设计理念一度改变了当代时尚的面貌,它是设计师们对“何为奢华”这样阶级化审美所发起的挑战,也成为日后时尚圈进行旧衣重构的核心思路。
然而,设计师们大多迷恋二手衣物的私人化情感和复古元素,改造旧衣更像是对设计材料和设计思路的扩充。旧衣改造从来没有真正扩展到大众成衣生产。而将库存变成新一季可流通的商品,正是安踏所努力的方向。能成为ANTAZERO的产品,外观要时尚,品质要有保证,制作要遵循可持续原则,价格还要合理。
这场秀的另外一个目标,就是要冲破可持续再造单品和商业化之间的隔膜。
这一系列再造单品已在安踏0碳使命店内上架售卖
安踏品牌CMO朱晨晔直言,ANTAZERO的确为品牌吸引到了更年轻先锋的客群,却仍未实现收支平衡。产品线仍不够丰富是当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安踏0碳使命店开幕时,主推款是经过碳中认证的“风暴甲”、“空气甲”夹克和马赫4代跑鞋。它们在技术上很革新,譬如“空气甲”采用了可再生尼龙材料 ,“风暴甲”则使用了与东华大学联合研发的高性能防水透湿材料“安踏膜”,是业内首款实现碳中和认证的冲锋衣,但这样长销的专业运动科技款产品,并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新鲜感的追求。
采用可再生尼龙材料的“空气甲”,曾在安踏0碳使命店开幕时展出
一方面,ANTAZERO需要产品扩容,也要体现出潮流性。另一方面,除了履行对开发和使用创新性可持续材料的承诺,安踏还需要在品牌层面采取行动,以实现真正的行业变革。而要真做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不直面房间里的大象——每年,全球时尚行业都会产生巨量的库存和纺织废料,大部分要么被送往垃圾填埋场,要么被焚烧。库存,是每个鞋服企业的负担和潜在杀手,也是地球的巨大负担和潜在杀手。
安踏的库存改造系列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理念化呈现。它需要发挥全新的创造力,寻找真实的解决方案,用最少的成本,让再造设计真正实现批量化和商品化。
而这个解题过程,据canU参聿可持续平台里负责此项目的王欣说:“简直难到令人崩溃。” 一开始,面对过时又陈旧的库存成品,感到束手无策的设计师也曾想过避重就轻,只用收集来的库存面料进行创作。成果虽然不错,还是被崔丹叫停了。要真正做到减少浪费,实现可持续商业循环,就必须要无差别地让库存成品进入到产品流通当中。
谈何容易。
困境是最好的老师。canU最终发现,改造可以分成好几个层级来做,运用轻改巧思、中改变美和重改艺术这几个不同的设计手法,就分别对应解决了此系列要实现产品商业化,走秀形象和艺术展示的三重目的。
让再造设计实现批量化和商品化,并不是件易事
于是,设计师陈鹏拆解了20余件安踏羽绒服库存,以天空和海洋为灵感,制成了极具戏剧张力的两件羽绒。这两件设计最为艺术化的单品是这个改造系列的视觉诱捕器,呼吁大家关注自然。
MEGARMENTS用库存里的23件篮球服、6条运动短裤和3件卫衣,佐以少量可持续新材料和库存面料,制成了四个充满复古运动感的时髦造型。在细节处理上保留了原球衣的LOGO印花与部分工艺元素,展示了库存面料的最大化利用。而大部分的改造单品,都是按可以实现标准化批量生产的原则进行设计的。
来自陈鹏、MEGARMENTS的作品
已经与ANTAZERO有过一次合作的KAIKAI也放弃了一味追求外观的创意思路,对可持续设计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上一次我做的设计,虽然全都使用的是库存材料,但不能水洗,实际上是不太可能商业落地的。另外,如果我们为了旧衣改造而去增加更多的后处理工艺,或者用很多件衣服改成一件衣服,产生了很多余料,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浪费呢?”他开始自我要求,一个改造成品最多使用两件库存,避免新增拉链和其他装饰物,还要实现一衣多穿,尽可能开发库存品的利用率。
上官喆直接挑战了解构这种改造旧衣的惯常方式。“当时,我第一个反应就是用那种解构的方式。但是转念一想,要将一件旧衣服变得特别,最简单方法就是不就是画画吗?类似中学的时候画校服。”sankuanz 本身就有一个涂鸦的产品线叫bumpy。这次,他用bumpy的手法在安踏的库存产品上进行绘制,四两拨千斤,顿时就改变了一件陈年库存的面貌。
canU设计团队所琢磨出的轻改巧思还包括将衣服直接内外反转,加入装饰性的彩条,以及使用模块化的方式,用碎片面料制作16种口袋矩阵,所有口袋都可以随意拆分。这些设计都指向以往旧衣改造中从未真正实现的目标——将其从特别系列这样单一的市场行为,变做具有品牌化标识的大众商品实践。
来自KAIKAI、上官喆、canU的作品
计是解决了,但如何进行生产?
这时候,安踏发挥了作为超级品牌的绝对优势。canU针对这样先拆分再组装的全新生产模式,研发了不同以往的动态工艺单。安踏下游的供应链工厂则全力配合,用做样品的精品车间来生产大货。于是,这个只包含30余个look的小系列几乎是一次完整的产业革新实验。
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都知道ESG是未来,也都容易为现实妥协。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不但在数额上难以估量,也很难在短期之内从财报上得到收益体现。尤其是,这样的行业变革大多发生在供应端,而如果一个品牌为其供应商的低碳而努力投资,这不是也变相让竞争对手受益了吗?而安踏就是要做行业的领军人。
朱晨晔说,如今有一个新词,叫链主企业:“安踏要做链主企业。也就是说要以我们的标准,来对产业的上下游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最终引领ESG可持续在全行业的发展。作为链主,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担当。”
迄今为止,安踏在可持续方面所做的呈现都有这样的特征——意志坚定,身段灵活,既不惮于展示最大的格局,比如全面成为ESG的行业领军人,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也不吝于付诸最微小的尝试,比如用这样一个举重若轻的改造系列,作为对于库存循环解决方案的战略性开局。
比如 ANTAZERO武康路这家五百平左右的店铺,占比不过安踏零售版图的沧海一粟,却也是其他万家店铺的重要试验基地。这里发生的每一个小动作,都可能成为布局到安踏零售的重要举措。
这不是安踏第一次走在市场前面了。这些年来安踏策马奔腾,跃升了其他国内运动品牌好几个段位,就得益于率先一步的DTC(Direct-to-Consumer)转型,通过改变传统依赖代理商的模式,发展直营店铺,通过数字化、个性化和全渠道等手段,直接面向消费者,提升品牌价值。大船难转向,这场自发的转型想必一度阵痛,背后的供应链生产能力、订单处理能力和物流运输能力都要随之提升,才能真正完成供给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变。
这种既务实又革新的企业作风,让安踏展现出的活力甚至超越了时装企业,成为了中国服饰品牌里真正具有国际竞争水准的存在。从学做生意,到学会讲故事,直至用商业去改变大众心智,引领一种更有价值的生活方式。这才是一个国民品牌终极影响力和创造力的体现。
* 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