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头条网LADYMAX|时尚影响力媒体-专注报道时尚商业

LV、Gucci在中国的定价比法国高出10%

来源:时尚头条网责任编辑:Crystal时间:2025年11月03日 13:51

LV、Gucci在中国的定价比法国高出10%

时尚商业Daily  11月/03日

 

LV与Gucci的全球定价逻辑正在改写。

 

根据 Bernstein 与数据平台 DataBoutique 近日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主要奢侈品牌的价格差正在持续收窄。

 

在2025年第三季度,Burberry、Chanel、Dior、Gucci、Louis Vuitton 和 Prada 六大品牌的手袋价格在不同市场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其中日本的价差缩小幅度最大,报告指出,欧元走强是这一现象的主要驱动力。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Louis Vuitton 与 Gucci 在美国和中国的售价仍比法国高出10%以上。

 

而Dior的情况正好相反,其在日本和美国的售价已低于法国本土。

 

这意味着,全球奢侈品的区域套利时代正在终结,而品牌正在通过更复杂的定价系统控制利润与稀缺性。

 

欧元的升值是直接因素,自2025年初以来,欧元兑美元与人民币持续走强,使法国和欧元区市场的价格在换算后相对便宜。

 

过去,奢侈品通常每年在欧洲提价一次以追赶通胀,如今汇率变化迫使他们更频繁地调整非欧元区市场的价格,以维持利润率平衡。

 

但汇率只是表面,真正的变化在于品牌正在重新计算不同市场的消费承受力。

 

在中国和美国,奢侈品不再只是价格敏感的商品,而是身份信号与体验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品牌有了更大的空间维持溢价。

 

有分析人士指出,Louis Vuitton 与 Gucci 在美国和中国定价比法国高出10%以上,并非误差,而是策略。

 

对Louis Vuitton而言,中国与美国的定价体系早已脱离欧洲基准价逻辑,两地的消费人群年轻化、高净值化以及节庆购买比例高,使得定价天花板更高,LV在这些市场的直营比例更高、渠道利润更可控,因此品牌宁可保持高价,也不愿牺牲稀缺感。

 

Gucci的情况略有不同,品牌在2023年后经历了销售疲软,如今通过控制折扣与维持高价区间来稳定形象,在价格信号层面维持奢侈品身份,是Gucci在战略调整期的关键动作。

 

换句话说,定价已成为品牌的修复手段。

 

相比之下,Dior采取了更灵活的价格区间策略,报告显示,该品牌在日本和美国的售价目前低于法国,这种反向价差并非降价,而是对汇率与消费结构的主动应对。

 

2025年上半年,Dior的涨价幅度相对温和,仅在9月底对日本、中国和美国进行约2%至3%的小幅上调,以对冲汇率波动。

 

这显示出Dior在经历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后,正在转向以稳价维持销量与竞争力。

 

同时,Dior在北美市场的增长更多来自香水与成衣业务,而非手袋,通过适度下调包袋售价,Dior正在扩大消费入口、维持品牌形象的同时提升市场渗透率。

 

过去十年,价差驱动的奢侈品旅游消费是行业的重要引擎。

 

中国消费者赴巴黎买包、美国游客在东京购物的场景,本质上是价格差造就的套利经济。

 

如今,当各地价格逐渐趋同,这种跨境消费逻辑正在瓦解。

 

奢侈品牌的核心战场,正从价格吸引转向体验吸引,谁能在本地化营销、服务、零售体验上建立新优势,谁才能留住全球消费者。

 

价格的统一,意味着品牌不再希望消费者去别的国家买更便宜,而是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愿意为同样的体验付出同样的价格。

 

汇率变化只是导火索,真正的变化是品牌开始用心理定价主导市场,不再靠更便宜,而是靠更值得。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